张宗昌“大炮开兮轰他娘”考(1 / 1)

民国军阀张宗昌名下,有一批如下风格的诗作:

大炮开兮轰他娘 /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 数英雄兮张宗昌

远看泰山黑糊糊 / 上头细来下头粗 / 如把泰山倒过来 /下头细来上头粗

忽见天上一火链 / 好像玉皇要抽烟 / 如果玉皇不抽烟 /为何又是一火链

大明湖,明湖大 / 大明湖里有荷花 /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跶

什么东西天上飞 / 东一堆来西一堆 / 莫非玉皇盖金殿 /筛石灰啊筛石灰

遗憾的是,这些以“大炮开兮轰他娘”为代表、挂靠在张宗昌名下的诗作,并不是张宗昌写的。

20世纪90年代,有人撰写“文史资料”,以亲历者的身份称,自己曾在“昔日任山东省银行行长的林朗荪先生处”,读到过张宗昌的诗集《效坤诗钞》,其中便有“大炮开兮轰他娘”与“忽见天上一火链”。①

然而,据祝淳翔《张宗昌〈效坤诗钞〉纯属子虚乌有》一文的考据:(1)“遍查各大图书馆书目,都检索不到《效坤诗钞》(或诗抄),而民国文献里亦不见该诗钞的任何记述”。意即,所谓的张宗昌诗集,其实并不存在,或者说只存在于后人的所谓“回忆资料”当中。(2)“所谓张宗昌打油诗之中,至少有两首在清代笑话集或戏曲里就已出现”,比如“忽见天上一火链”这首诗,道光年间的《涂说》一书中就有记载了,还曾被挂靠在张献忠与李自成等人名下。显然,是有人刻意将这些比张宗昌年龄还大的诗作,挂靠在了张的名下。②

另一项有力的证据,是民国时代——尤其是张宗昌沦落至人人喊打地步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报纸媒体刊发了大量讽刺、嘲笑张宗昌的故事与轶闻。其中却没有任何一则,与写诗有关。

试举几则民国时期传播甚广的张宗昌笑话:

(1)张宗昌有一次捉到了一个临阵想逃(不抵抗、不参加内战)的兵士,大发雷霆,立刻要下手令“着即枪毙”,不过“毙”字不会写,所以想改打二百棍,但是,写“棍”字也不是容易事;最后莞尔笑曰:“还是发慈悲把你放了吧!”③

(2)长腿将军张宗昌横行齐鲁时,部下只有一个毕庶澄头脑较新,在青岛常常教军官们练习田径赛与拳术。有一次,张长腿带了几个姨太太,从济南到青岛游览,毕庶澄请他到操场上去视察田径赛,当发令员立在跑道的起点,鸣枪一声,运动员拼命奔走的时候,张长腿对毕庶澄道:“听得枪声,拔脚就逃,将来还能打仗吗?好小子!你怎么教他们练这一套逃的本领?”毕庶澄答道:“大帅,这是赛跑,看谁跑得快罢了。”张长腿道:“逃得愈快愈好吗?妈特皮,我看你这小子疯了!”④

(3)早年,张宗昌为山东督办时,一日,至某女学校参观,见一班女生,端庄流利,刚健婀娜,大悦,乃命副官处,每人各赏五元,作为见面礼。副官对以“女生非普通女儿家,似不可言赏”。张怒曰:“本督办走南到北,不知见过多少女子,没有不给赏钱的,女生难道不是女子吗?”⑤

除此之外,当时还流传着很多小段子。比如:“张宗昌听闻狗肉将军的名称后,严禁绰号,命令鲁省军民人等,一律呼狗为犬”“张宗昌有三不知:一不知他自己的兵有多少,二不知他自己的钱有多少,三不知他自己的小老婆有多少”“张宗昌在路上遇一少年,少年遽呼为父。张愕然,命左右拘之,鞫讯之下,始证实无讹。盖此少年生母为临城一妓,‘原任’张宗昌太太之一,但遗弃已久,故不复忆。”⑥

这些笑话与段子,核心主旨,全是在讽刺张宗昌没文化(不会写字)、少见识(对田径比赛一窍不通),为人粗鲁不堪(张口便是“妈特皮”、以赏妓女的思维对待女学生)。这也是当时流传的所有张宗昌笑话的共同主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传的各种“张宗昌歪诗”,虽也是讽刺张宗昌没文化,但在民国报纸期刊中,却是毫无踪影。

最合理的解释自然是:张宗昌其实没写过这类歪诗,所以在报纸期刊嘲讽张宗昌最来劲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没人拿“张宗昌写歪诗”来说事。

其实,在民国报纸期刊中,也可以见到“张宗昌之诗”。

1926年《新鲁旬刊》在济南创刊。因该报是张宗昌为自己创办的舆论阵地,张写了一首四言诗为祝词。这首诗说不上有什么亮点和特色,唯用词走的仍是学究路线。与后世流传的“大炮开兮轰他娘”风格,相去甚远。该诗的具体内容,见下图。⑦

署名张宗昌的「四言诗」

不过,这种“祝词”,大概率是张宗昌身边的文人墨客所拟,至多只能说明张认同这种学究风诗作。要了解张宗昌的文字能力,仍须通过家书之类材料。

被北伐军击溃后,张宗昌一度逃往日本寻求支持,其间给自己的爱妾朱义庸写过一封家书,内容如下(略长,因颇能见张宗昌在家庭中的性情,故全文照录,不耐者可跳过):

义庸太太:你回国以后,我身边只剩有六太太与小蓉两人,顿时冷静了许多。日前接到你从大连打来的电话,获知新太太同你回到大连后,产一小子,母子都平安,甚为欣慰。你们要我取一名字,我在当日即已发一回电,谅早收到。我想新太太是我们游日田□(该字笔者未能辨识),住在昭和馆时,他受的孕。他们小一辈的名字,都是乐字排行,就取名昭乐罢。你几时回到天津,可马上到北京去望望老太太,告诉老太太,我在日本一切都好。我两年多没有在老太太膝前尽孝,心里万分难过,你替我去请请安,在北京宅子里多耽搁两天,各位太太,谅都安好,他们的钱够化不够化,都替我问问,钱不够化,总得替他们想法子。我不久就也要回来快了。住在别府,总不比本乡本土好,我很想回北京。你走后,我的心更觉得安顿不下来,每天总是闷得慌,日本没有什么好朋友,又没有什么好玩的,住久了,真教人心里发烦。你在日本也住不惯,现在回到大连,总可高高兴兴的了。一班旧人都碰见过了么?惦记不惦记我?听说国内各方面情形,近来都还平静,不再会向我们这一帮人算旧账,我也托了人给我说好话,再等几个月回过来,当可不妨事,你动身时,我交代你办的事,你前回信中,没有提及,是不是都办好了?回信要告诉我知道。我每天很惦记你,昨晚还做梦,梦见我们两人同坐船回国,迷迷糊糊的像已到了塘沽,上了岸,一会儿又好像坐在北京铁狮子胡同你的屋子里,但你又不见了。醒转来,心里发跳。我真有点想老家。再者,我已有子四人,本不算少,今又在海外得子,可称喜事,老太太也必欢喜。这一次你伴送新太太回国,照料他生产,很操了一番心,将来我把昭乐承继在你名下,好 不好?⑧

这封家书表意流畅准确,传情活泼生动。可知张宗昌虽然没有接受过多少正规学校教育,但他的文字表达能力,是合格的。

所有挂名张宗昌的“烂诗”里,只有“大炮开兮轰他娘”这首多少有点事实的影子。但也仅是影子而已,并非事实本身——1925年5月,媒体报道过一则“张宗昌开大炮求雨”的新闻:

济南通信云:山东军务督办张宗昌氏,因鲁境今年亢旱,将成灾祸,特在济祷天祈雨。上星期五(五月八日)令人在济南城外之衡山(方言译音)上鸣大炮一百二十响,为农求雨。但祷后天仍不雨。……一般无知农民,咸谓新督办能如此顾念民瘼……⑨

“开炮求雨”只是作秀,实则张宗昌在山东的统治极为暴虐。1927年出版的《张宗昌祸鲁小史》里说,横征暴敛无度。1925年6月抽“建营房捐”500万;7月抽“军事善后特捐”1200万;11月抽“军事善后附捐”500万;12月垫借次年半年年田赋500万。1926年2月“漕米并征”1300万;7月发行公债2000万;9月抽“讨赤军事附捐”1500万;12月抽“讨赤军事特捐”1500万。此外,他还将山东的正规田赋征收到了1935年。此外,他还在山东境内查封报纸、迫害记者,钳制民意。⑩

这种暴虐,引来了舆论对“开炮求雨”一事不遗余力地进行嘲讽。

最初的新闻,仅报道张宗昌放炮120响,从报道的前后语境看,其性质大约属于向神灵致敬的礼炮。新闻传开后,很快就在转载中发生了变异。有媒体说,张宗昌去向菩萨求雨,“一连求了几天,一点儿雨珠也没有,当时他愤怒极了!即把很大的皮鞭把菩萨打了五百下,并限他三日下雨,否则立刻拆毁庙宇,丢掉金身”?。有媒体说,张宗昌当日率省府官员集体拜龙王求雨,结果龙王不给面子,张大怒,“击龙王数掌”,打了龙王几个耳光。然后又“用炮击天,凡数小时”,以发泄他对上天的不满,“但天仍不雨”?。还有人说,张宗昌之所以开炮求雨,是因为他太无知,听信了属下某策士的一知半解,该策士从报刊上读到一篇翻译文章,说“震动空气可以得雨”,向张献策。张于是架起大炮对着苍天轰了三天,半滴雨也没轰下来,反闹得城内百姓“纷纷震恐”,担忧此举会冒犯苍天?。

不难看出,所有变异,全都朝着一个方向:将张宗昌塑造成一个无知、愚蠢、荒诞的武夫。

这种不约而同的塑造,究其本质,是一种共通的社会心理在起作用。

对这种社会心理,孔子的弟子子贡,在《论语》中有一番很具象的感慨。他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商纣王很坏,但并没有坏到传言中那种程度。所以,君子以身居下流为耻。一个人坏事干多了,就会变成吸谣体质,天下间的一切坏事,都会被算到他头上。

以暴虐手段统治山东的张宗昌,恰好就是这样一个“身居下流”者。所以,“以大炮礼敬苍天求雨”,在民国舆论里变成了“鞭打菩萨”与“炮轰青天”,然后又在后世的所谓“回忆资料”里变成了“大炮开兮轰他娘”。甚至于那些以前被用来讽刺张献忠的歪诗,也被转移扣在了张宗昌头上。

换言之,舆论对张宗昌的文化水平极尽嘲讽之能事,但扩散这种嘲讽的驱动力,从来就不是“张宗昌的文化水平很低”这件事。甚至于连这件事是否属实,也不是很重要。

参考资料

①荔翁.张宗昌歪吟丘八诗[J].河南文史资料,1994.(3).

②祝淳翔.张宗昌《效坤诗钞》纯属子虚乌有[N].澎湃新闻,2020-4-28.

③张四.张宗昌宽大[J].论语,1932,(6).

④佚名.张宗昌之笑话[J].艺海周刊,1940,(20).

⑤佚名.张宗昌的粗鲁[J].周末观察,1947,(12).

⑥佚名.趣闻[J].革命军日报(副刊),1927,(78).佚名.张宗昌的三不知[J].向导,1927,(185).

佚名.东南西北中发白[J].小广州人杂志,1949,(69).

⑦张宗昌.祝词[J].新鲁旬刊,1926,(1).

⑧海天.一个旧时代的军阀家庭:亚仙老七口中的张宗昌[J].礼拜六,1949,(839-840).

⑨佚名.张宗昌为鲁祈雨,[J].农商公报,1925,(11).

⑩佚名.张宗昌祸鲁小史,[M].1927:6-7.

?洪学韫.张宗昌求雨打菩萨[J].星火,1927,(1).

?佚名.祸国殃民贪污残暴之张宗昌[J].逸经,1936,(7).

?阿难.张宗昌开炮求雨[J].说文月刊,19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