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
探索思考
你对夜晚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人们赞美阳光的绚烂,赞美白昼的热情,却经常将夜与昏暗、神秘关联而谈。但在庐隐笔下,这夜是惊心动魄的,它无时无刻不在积蓄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创生奇迹。
阅读批注
宇宙僵卧在夜的暗影之下,我悄悄的逃到这黝黑的林丛——群星无言,孤月沉默,只有山隙中的流泉潺潺溅溅的悲鸣,仿佛孤独的夜莺在哀泣。1
1 总起句、拟人
开篇即营造夜的氛围,将宇宙、夜、群星、流泉这些景物放入这幅夜的画卷中,进而通过“僵卧”“沉默”“悲鸣”这些词语把景物拟人化,刻画出夜令人窒息的感觉。
山巅古寺危立在白云间,刺心的钟磬,断续的穿过寒林,我如受弹伤的猛虎,奋力的跃起,由山麓窜到山巅,我追寻完整的生命,我追寻自由的灵魂,但是夜的暗影,如厚幔般围裹住,一切都显示着不可挽救的悲哀。2吁!我何爱惜这被苦难剥蚀将尽的尸骸?我发狂似的奔回林丛,脱去身上血迹斑斓的征衣,我向群星忏悔,我向悲涛哭诉!
2 用词精准
此句显示了作者对词语的驾驭能力,如“危立”一词,将古寺立于峭壁白云间俯视万物的感觉烘托而出。此外,句中还有“刺心”“围裹”等词,言简而义丰,值得回味。用词时,精挑细选、反复推敲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恰切的字、词,为文章锦上添花。
这时流云停止了前进,群星忘记了闪烁,山泉也住了呜咽,一切一切都沉入死寂!
我绕过丛林,不期来到碧海之滨,呵!神秘的宇宙,在这里我发现了夜的奇迹!3
3 转折段
作者以感叹句来承接上下文,字里行间蕴含的情绪丝毫不减,自然过渡到后文对夜的奇迹的描绘上。
黝黑的夜幔轻轻的拉开,群星吐着清幽的亮光,孤月也踯躅于云间,白色的海浪吻着翡翠的岛屿,五色缤纷的花丛中隐约见美丽的仙女在歌舞。她们显示着生命的活跃与神妙!4
4 对比
前一刻所见所听还是“沉入死寂”的,这一刻已充满生命的活力。前文营造的窒息之感,此刻更衬出这“轻轻”“亮光”“翡翠”的轻灵与神妙。
我惊奇,我迷惘,夜的暗影下,何来如此的奇迹!
我怔立海滨,注视那岛屿上的美景,忽然从海里涌起一股凶浪,将岛屿全个淹没,一切一切又都沉入在死寂!
我依然回到黝黑的林丛——群星无言,孤月沉默,只有山隙中的流泉潺潺溅溅的悲鸣,仿佛孤独的夜莺在哀泣。
吁!宇宙布满了罗网,任我百般扎挣,努力的追寻,而完整的生命只如昙花一现,最后依然消逝于恶浪,埋葬于尘海之心。自由的灵魂,永远是夜的奇迹!——在色相的人间,只有污秽与残骸,吁!我何爱惜这被苦难剥蚀将尽的尸骸——总有一天,我将焚毁于自己郁怒的灵焰,抛开这不值一钱的脓血之躯,因此而释放我可怜的灵魂!
这时我将摘下北斗,抛向阴霾满布的尘海。
我将永远歌颂这夜的奇迹!
阅读赏析
庐隐是五四运动时期著名的作家,她的抒情清浅直切,隽丽潇洒,在众多女性作家中别具一格。《夜的奇迹》是一篇散文,在作者笔下,夜晚的黑暗、沉寂无处不在,但就在这样的夜色,竟有一刻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神妙。尽管只有片刻,尽管一切最终又归于沉寂,但片刻的奇迹还是振**着作者与读者的心灵,使这一刻成为永恒,因而作者才真切地抒情——“我将永远歌颂这夜的奇迹!”
借景抒情是本文一大特色,无论是开篇的沉寂,还是展现生命的活力,作者都通过对环境的刻画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如“悲涛”“清幽的亮光”“翡翠的岛屿”等词,都增强了写景的情感容量,同时也展现出作者对语句的精雕细琢和高超驾驭能力。
阅读延伸
1.第3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着分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在表现夜的沉寂时,作者都用了哪些词汇?找出几处你印象深刻的地方,并分析其写法。
3.“我将永远歌颂这夜的奇迹!”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