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日 星期六
街道举行“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学校派我参加。
这次演讲,参加的人比较多,被分成了机关组和教育卫生组。机关组的比赛,没有完全听完,虽然有些选手是照着稿子在读,但这一组仍然不乏藏龙卧虎之辈,既开了眼界又长了见识。
而教育卫生组,只能用“激战”两个字来形容。
这一组,共13位参赛选手,分别是4所小学、4所中学、1所幼儿园、1所成教校、1所职中、2家医院。很多选手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号选手来自锦江小学,也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胖胖的她,用现在的审美观来说,或许不能用美女两个字来形容。然而,她的演讲、她的声音、她的味道,却绝对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享受。是的,她的声音中气十足,她的演讲气势磅礴,所有在场的人,都被她深深地吸引了。脑海里一下想起了韩红,我想,她有她的影子。评委综合打分:99.2分,相当高的分数,同为女教师,敬佩之情油然而起。
4号选手来自华阳一中,是位男老师。这位男老师个子比较高,身体比较壮,是第一个站在直立话筒前演讲的人,敢站在那里,一定是因为稿子已经装在了心里。然后,配乐声响起,很煽动人心的音乐、很煽动人心的稿子、很煽动人心的国事信息、很煽动人心的声音、很煽动人心的演讲情绪。总而言之,他的演讲让我一下想起了《建党伟业》里陈独秀演讲的那个场景。而我们,就是那一群群义愤填膺的中国人,爱国的情绪被掀到了极致。因为他最后的一句话是:犯我疆土者,虽远,必诛!最后评委综合打分:98.3分,也是高分。
9号选手来自华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青花瓷般淡蓝色的旗袍,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作为一名医生,她的普通话、她的演讲情绪、她的演讲技巧、她的稿子,等等,都做到了非教师人员的最好。评委综合打分:100.3分,全场最高分。
8号选手,来自华阳成教校。她想脱稿,中途却忘词,但就在她忘词的时候,我把掌声送给了她,因为这个时候的她需要鼓励,她太紧张了。但在所有的比赛中,最值得佩服的人是她,因为她仅仅是个学生。是的,由于学校专业不同,华阳成教校是派学生参加比赛。当时我就问静静:你估计她有多少岁?静静说:初中毕业读中专,大概就十六七岁吧!是的,消瘦的身体,穿上了职业套装盘上了头发,虽精心打扮,却依然不能掩盖她的青涩和纯真。其实我在想,如果她真以学生装扮出场,不要如此故作老成,或许效果会更好。评委综合打分:97.3分,虽是本组最后一名,但这有什么关系。这一切,只是她人生的第一次尝试而已,她还有大好的青春和梦想,等着她去追逐和实现。其实,她是所有演讲中最有未来的追梦人。
还有些选手虽记不清序号,但印象也依然深刻。
华阳二中的那位女老师,娇小的身躯里却蕴藏了那么大的力量。特别是由于随行学生的配合,整个演讲更具完整性。评委综合打分:99分,也是相当高的分数,当时的第三名;华阳幼儿园的那位女老师,虽然习惯了对幼儿的轻言细语,但演讲的气势,也是相当到位,最出彩的应该是她的“亲友团”,很独特的创意,看得出华幼团队的力量;西寺小学的音乐老师,在演讲中还唱了歌,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华阳小学、华阳三中、华阳中学的三位女老师,都有较好的表现。
对了,还有一位医院的选手,虽得分不高,但我却喜欢她的稿子。她以三个年份来叙事:改革开放的年代,国家政策的变化,让她们家脱贫致富;然后是2008年,汶川地震、奥运会,让我们看到了祖国的强大;最后是2013年,国家新一代领导班子给予了中国新的希望。这样新清朴实的写作风格,我喜欢。
好了,讲了这么多,终于轮到我自己了。
由于抽签那天,我请假未到场,不知真是他们帮我抽到了还是有人调换,总之,我被通知是13号,也就是所有选手的最后一位。随着比赛的推进,其他选手的精彩表现加上会场上越来越少的观众(到最后,只剩下评委老师和接近15人的观众),让我的情绪非常低落。我以为,自己被愚弄了;我以为,我的参加已经是可有可无。
首先,我不具备前面任何一位选手的演讲**,而**,一直是我缺乏的要素,而我更知道,我永远不会拥有那样的**,否则,那将不再是我。关于这点,我不会苛求自己,我需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其次,我感觉我的稿子很“小气”。因为其他选手的稿子,要么拥有激**人心的爱国口号,要么拥有打动人心的深情叩问,要么有着无私的奉献精神,而我,类似种种一样也没有。是否我的稿子不符合主题要求?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觉自己已经不需要再上台了。但心里还有一些负担,对不起我的“亲友团”们。静静、遥遥、莹莹、罗林、毛刚,还有两位可爱的小朋友:玉玉和丑姐。在会场等了那么久,我害怕带给他们失败的结局,他们失望。看吧,我总是为自己背负太多的压力。
但,一切都只是想象,我还是必须要上台,总不能临到最后关头才弃权吧!
很平静,不抱一丝希望,演讲结束,以为一定是非常低的分数。最后评委综合打分:99.3分。纵观选手得分:100.3分、99.3分、99.2分、99分、98.3分。比赛规则,每组选前3名参加决赛,也就是说我以微小的差距进入了决赛。这绝对是我最最意外的收获。怎么会这样?
静静说:评委一下午都被高亢激昂的声音所折磨,他们已经审美疲劳了。而我正好是完全相反的另一种风格,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所以我以特别而取胜。
这样一来,最后一个出场,反而为我带来了优势。因为我是最后一个,这样评委就已经对所有选手做出了全面的对比。如果我这样的风格被放在第一位,相信分数一定不会高。这样一来,我似乎感觉有些胜之不武呢。难道仅仅是因为风格的不同,我还有没有其他的优势呢?不然为什么评委会给我高分。我想我已经找到了答案。
就如那场有名的对话。问某特级老师:您的这节课上得这么好,请问您用了多长时间备课?特级教师回答说:这节课,我仅用了15分钟,但其实我是用了一辈子。所以我也想问:其他选手的稿子,是用了多长时间写出来的,又花了多少时间去背熟稿子?答案我不知道,但我相信但凡脱稿者,一定都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那我的答案是什么?
接到演讲任务是星期一,比赛时间是星期五。其间白天上班,晚上写稿,确定了大致的方向后做微调,到最后脱稿,真正花在这篇稿子上的时间累加起来应该就是七八个小时。然而,不仅仅是七八个小时,应该说背后我花了四年的时间来准备。这样的答案,是否让我从特级教师那里找到了影子。当然,四年和一辈子相比,相差太远,但我想是一样的道理。
唯有先努力做好自己,你才能拥有让别人认可的资本。就算是最后一个出场,也依然不能掩盖你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