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传帮共进,杏坛筑梦(1 / 1)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他从业的那一刻起,就肩负着光荣而伟大的使命。用他的知识启悟人,用他的品德感化人,用他的温情呵护人。广附一直以来不仅非常重视学生的培养,同时也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每个教师并非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完人,所以教师也需要“传帮共进”,才能“与时俱进”。教师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是学校办学的必备条件。广附高度重视优秀教师和名师队伍的建设,明确提出教师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是:“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学识,创新的精神,学者的风范。”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的根本,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要素,是培养优质学生的人才保障。教师专业素质和师德水平的高低,不但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水平。广附重视教师培养工程,打造新教师岗前培养工程以及分级培养工程,支持优秀教师发挥辐射作用,为他们搭平台、创机会。年轻教师实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高级教师实行“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把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作重点抓好抓实,不断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育教学的品位。

一、打造广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广附是一片热土。无数满怀教育热情和使命感的先贤后辈,在广附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传道授业,滋兰树蕙,让广附精神薪火相传。广附汇聚各方精英,目前学校约500名教职员工,现有特级教师,国家级、省级教育专家,南粤优秀教师及省市各学科拔尖人才60余名,特级、高级教师、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数占全体教师比例超80%,这些教师为了广附的共同目标走在了一起。广附更是一片沃土,学校既注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更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无数俊才名师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

“教师是领航学生的风向标”,优秀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培养优质学生的人才保障。在近年的办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广附根据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新课程的要求,实践校本管理和人本发展的策略,初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三立式”教师发展模式。

广附“三立式”教师发展模式,指的是立德、立业、立名。“立德”的主要措施为“三个抓”:抓学习、抓典型、抓评比表彰。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立业”的主要措施为“七个一”行动:一心进修,一生规划,一轮磨课,一个创新课例(微课、慕课),一日反思,一项研究,一个选修课。学校大力开展本土化的“课例研究”,创新型的“微课、慕课研究”,校本化的“选修教材编写及选修课研究”等工作,促进本校教师将教学、进修、合作、研究、反思融为一体,使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从大处着眼、实处着手,富有实效性。“立名”是指实施“名师强校”战略,提升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广附通过实施“园丁之星工程”,让新教师能尽快站稳讲台,让骨干教师能尽快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让专家型的名教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广附的教师培养可谓是独树一帜,各种“星级”培养模式为广附打造了不少优秀教师。

二、打造名教师培养工程

自2009年始,学校就启动了“名教师、骨干教师、教坛新秀”培训活动,每期三年,已经完成了第一、二期,现在进入了第三期,效果很理想。

“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教师”培养工程措施主要有:

1.导师引领

约请一些名家给分级教师担任导师,让导师指导、引领;给教坛新秀配备名教师、骨干教师作导师,让他们互相促进、教学相长。

2.集中培训

学校对每批“骨干教师”都会进行集中培训,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例如,广州大学郭斯萍教授的“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与教学观念的革新”的专题报告;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黄宪的“增强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林少杰书记的“有效教学——非线性课堂教学模式”;华南师范大学吴有昌教授的“soli分类学在学业评价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黄牧航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报告,王卫东教授的“怎样做课题研究”的讲座,王红教授的“核心基础,思维课堂——基于中美比较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反思与重构”,黄甫全教授的“修养优良品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曾文婕教授的“有效教学的原理和案例”,陈建伟教授的“小组合作与学习型课堂的建构”;等等。

同时,组织学校名师畅谈感受、交流思想。例如,广附名师陈晓云的“提高慢班教学效果的点滴体会”;陈宁生的“提高专业素养享受教学人生”;郭春曦的“耕耘语文园地,享受奋斗乐趣”;骨干教师刘超、教坛新秀徐春凌也分别以“课堂教学回归自然——板书在物理科教学中所起作用的思考”,“教师的幸福感”为题谈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潘新和教授给我校教师作讲座

朱华伟教授给我校师生作讲座

3.自我修炼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广附要求教师们必须不断学习、提高认识,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做四件事:(1)读书(专业书籍),撰写读书笔记、撰写教学反思。学校还给每位“骨干教师”购买了《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陶行知教育名篇》《第56间教室》及各相关学科的书籍供大家学习。要求“分级老师”学完以后认真写学习札记、随笔、反思。(2)研究课题。所有分级教师必须参与课题研究,并且要担任课题主要负责人。(3)开发校本教材。(4)开设高质量的选修课。

4.参观学习

为了学习他地经验、开阔教师们的眼界,学校先后分批组织了“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名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课评课,分别到湖北华师一附中、河北衡水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现场观摩高效课堂活动,也聆听了有关专家的讲座,又组织老师到湖北鄂南高中蹲点学习,到北京、上海、江苏、大连、青岛等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5.上公开课

(1)上全校文科(理科)公开课。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每学期均在全校举行校级公开课研讨活动,全校文科老师听文科课、理科老师听理科课,通过公开课的研讨交流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不断提高。(2)课例探究活动。要求分级教师在课例探究活动中担任重要工作。例如,2012年进行了全校性的“一课多磨”探究活动;2013年进行了全校性的“同课异构”活动,全校性的青年教师赛课活动;2014年进行了“主题式探究活动”和“青年教师微课大赛”。

6.成果斐然

2013年,第一轮“骨干教师分级培养工程”结束,在学校的培养下,广附的骨干教师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有28个校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取得成果,现已结题并印制成册,骨干教师们主持或参与的课题达33人,教师撰写论文131篇,其中已发表48篇;他们撰写教学随笔223篇,这些随笔也已选择部分内容印制成册。他们在校级以上专业比赛中获奖134人次,有40人次获校级以上综合奖,其中市级优秀教师9名,省南粤优秀教师2名;他们中已有市骨干教师3名,省骨干教师3名,省名师培养对象1名,国培骨干教师1名。

2016年,第二轮“骨干教师分级培养工程”结束。共有名教师9人,骨干教师33人,教坛新秀28人结业。从各方面来看,成效也非常显著。骨干教师们主持参与课题达70人,发表论文81篇,撰写教学随笔141篇,产生了省级名师6名,市级名师10名。

第二届分级教师会议现场

分级教师日常工作会议

三、“园丁之星”培养工程

为使新入职教师尽快胜任中学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学校给每位新教师配两位师傅,实施“园丁之星”培养工程。教学方面是每位新教师配一位师傅,任期一年;德育方面则是实行导师制,一位资深班主任可以带一到多名新教师,任期三年。对同时担任班主任的新教师,学校也会委任一名有经验的班主任作为其班主任师傅,“传帮带”其在教育管理方面的工作。

师徒结对的时间为一年,这一年里师徒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对徒弟的要求

(1)教学工作方面。

备课要求:在认真钻研教材、教法、虚心请教师傅(也可以是其他教师)的基础上,手写详细教案,并写课后反思。学期中教务处抽查、学期末上交教务处。同时要依时参加集体备课和市、区、校各级教研活动。

听课要求:必须虚心向师傅学习,主动争取师傅的帮助,主动听课。每学期至少听课25节,其中听师傅的课不少于15节(学期末将听课记录上交教务处)。

上课要求:按时上、下课,力求把握课程标准,恰当选择教学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好完成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并坚持使用普通话上课。在一年里,新教师要在第一学期末上一节上岗汇报课,第二学期末上一节转正汇报课。汇报课的具体上课时间由任课教师与科组协商后报教务处。

布置作业要求:布置的作业要与备课组老师一起进行精选。作业要全收全改,并根据作业实际情况写适当的批注评语。

坐班要求:新到广附工作的教师,一年内实行坐班制,上班时间与学校行政人员上班的时间相同。

(2)班主任工作方面。

基本要求:新班主任上岗后必须虚心向师傅学习,要尽快认真学习,全面了解广附《做最好的自己》《广附班主任工作手册》,便于开展班级教育管理时胸有成竹。

到岗时间要求:

早上07:30之前主持班务,检查班级的各项准备工作。

上午10:20之前到达本班课间操地点,组织课间操。

中午13:00安顿本班的午休。

下午15:25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

本班的自习课要到位,落实学生安静自习。

班会课要求:认真组织上好每次的班会课,要求写班会课详案。第二学期中段考后上一节转正汇报课。汇报课的具体上课时间由班主任与年级协商后报德育处。主动请教师傅,主动邀请师傅听自己的班会课。

2.对师傅的要求

教学方面:师傅有义务指导新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撰写教案,指导徒弟的备课、上课等教学活动,使他们尽快熟悉教学业务。师傅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节,其中听徒弟的课不少于10节,对徒弟的课要进行听后点评指导,由徒弟负责记录师傅的评议内容(学期末连同教学反思一同上交教务处)。

班级管理方面:师傅有义务指导徒弟制订班级工作计划、撰写班会课教案,指导协助徒弟开展班级建设管理、学生教育工作,使其尽快熟悉自己的业务。师傅主动听徒弟的班会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听课后进行点评指导,徒弟负责记录师傅的评议内容(学期末连同教学反思一同上交德育处)。

师徒结对的“园丁之星”培养工程,使广附新教师能够顺利快速地成长,许多老师工作两三年就表现非常突出,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师徒结对大会师傅合影

2016年一校九区近两百名新教师岗前培训文艺汇演

教师的培养就像一个学校的“造血工程”,它向我们的教师团队不断地输送新鲜的“血液”,在延续精髓的同时又增添活力和创造力。广附的教师培养工程在不断的实践、创新和传承中,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初步建起了一支结构合理、业务优良、师德高尚、深得学生和家长信赖的教师队伍。我们相信,这支队伍会一路向前,越走越高,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