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想再当“被告”(1 / 1)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教委、教工委、市司法局的政策,切实增强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2012年7月,我们班全体师生有幸参加了模拟法庭的排演和录制工作。从案例的选取、流程的设计到最终节目的录制,浸透着法律专家、老师、家长和孩子们的心血,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法”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身边。

接到任务时就觉得是个绝佳的教育契机,可对于法律我从未涉猎,可算是一窍不通。猛然想到,曾和海淀法院院长的儿子壮飞有着三年深厚的师生情谊。赶紧打去求助电话,壮飞妈妈很感兴趣也非常支持,专门委派了海淀法院的法官作为我们的校外指导。她是处理青少年案件的专家,有了她的专业引领,我们很快筛选出了本次审理活动的主题案件——审理张博文因不满雷佳明为同学讲题收费而动手使其致伤一案。名字是幻化了的,但事件还真是出自我们班里。那还是五年级我刚接班时发生的事。

下午体育课,小李和几个孩子匆匆来报,说是班中小韩被球砸伤了。我一看,嘴唇已被牙硌得高高肿起。赶紧帮忙冷敷处理,安抚他回家好好休息。谁知事情并未我想的那么简单。孩子回家后说了实情:是被班中霸王小徐所打。家长不干了,向老师讨要说法。据说在我未接班之前,小徐就已全校有名。班里的同学对他是又烦又怕,家长呢,聚众在一起,蓄势待发。这件事无疑是个导火索。先稍作安抚,约了三方家长。谁想小李、小韩都撒了谎,第二天的周密调查令实情进一步水落石出。原来是小李、小韩以帮班中学习较弱的同学讲题为由收取费用1元。小徐得知后看不过去,来了侠气,就命二人在体育课上对打以平心头之愤。这一打出了事故。小韩、小李也有过错,不敢和老师家长说实话。记得当时解决这个问题花了一天的时间。很多支箭直指小徐,他就是有点理,家长也听不进去。一起谈还不乱了阵营?于是我先费尽口舌逐个瓦解,再一起坐下双方谈出积蓄心头多年的不满。就这么调和着,算是了了事。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思维活跃、行动积极,但心智尚未成熟、行事容易冲动。正好赶上排演模拟法庭,虽然苦点累点,但能从法律角度诠释这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对孩子们是个多好的教育机会。

于是,我们在法官和律师家长的帮助指导下,赴法院实地观摩旁听庭审、学习庭审流程、拟定庭审提纲、撰写起诉书、答辩状、制作准备相应的证据材料、原被告由两位当事人本色出演,只是情节设计夸张了些,让小韩伤势重到缝了三针。因为由一线办案法官亲自把关,确保了程序的合法规范、适用法律的准确,圆满完成了节目的录制。事后孩子们写的感言深刻至极:

没想到为这一“拳”,被告最终付出了29295.23元的代价。通过这次亲身体验法庭审理的过程,使我强烈地感受到身边处处都有法律的影子,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做一个遵守法律的模范公民。

小李也感慨道:“虽扮演原告,但当看到法庭的庄严肃穆,听到审判长高声宣读最后判决时,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一辈子都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我,永远不要坐到被告的席位上。在这一整个事件中,实际是没有赢家和输家的,‘我’得到了钱,却付出了身体上的伤痛。希望这件事能让大家都‘赢’得一个教训,警戒自己。”

小徐的感触最深:“改编成我动手推人,我一万个不愿意。老师说演坏人不等于就是坏人,演得像和在出演过程中受到教育才最重要。录像时我真紧张,大灯照着我,摄像机对着我,还有原告追着我赔钱,这亏得是演戏,是真的我就惨了!通过演模拟法庭,让我更知道我曾经做错了,虽然我没动过手,但用错误的方法对待别人的错误,可能出现更糟糕的结局。”

说得多好啊,孩子们不但掌握了普通民事案件的全部庭审流程,切身感受到了庭审的严肃性和法律的权威性,认识到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在排练过程中大家精益求精,充分展现出了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亲身参与这样的活动,大家还真是受益匪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