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变”角度(1 / 1)

一提到家长会,我总会因为自己说什么话,怎么说而苦恼不已。一来想让每次家长会都有实效,二来又要斟酌自己的话怎么说才会让家长爱听又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在第一次一年级家长会前夕,刘校长在组长会上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刘校长当时问在座的所有组长:“如果你们就是家长你们最想听什么?”这句话一下子让我知道了我以往苦恼的症结所在。我以往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教师)思考问题,甚至有“明哲保身”的思想。所以开过那么多的家长会,经常是开与不开一个样。学生没有任何变化,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依旧如故。校长的这句话让我知道作为老师应该站在孩子、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应该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家长最想知道什么?于是,我就想我们一年级的孩子最想要的是温馨安全的学习环境,家长最想要的是看到自己孩子经过半学期的小学生活,各方面都有了什么变化。所以我在回答校长的问题时就说出了一个关键词“变化”,并得到了校长的首肯。

在接下来的准备过程中我就将“变化”二字作为了我此次家长会的主题。首先改变教室布置的风格,让教室更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让学生爱上自己的班级。

为了给孩子一个温馨安全的学习环境。结合学校开展的“缔造完美教室”的活动。我把教室布置的主题定为“我爱我家”。在班级的墙上布置了用每个学生的笑脸组成的一个小房子,寓意着快乐。在后黑板上用同学们在体育课上穿着自己制作的环保服装照的相片组成了“LOVE”的形状,寓意着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家。同时两组照片组成了一年级一班“我爱我家”的主题。教室前面的书柜和电脑以及三角柜用各种彩色条纹的布做装饰,烘托温馨的家的氛围。将三角柜设计成了学生的才艺展示的平台。在墙上各种评比表少了,展示学生作品的地方多了,还在侧墙上设置了“本月小寿星”和“我的思考”等专栏。这样的改变带来的效果从学生一到校的表情就能让人感受到。孩子们纷纷在墙上、黑板上的相片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在书法、美术展示区中找寻自己的作品。看得出孩子们很喜欢。

教室的改变令所有孩子欣喜。家长会内容和形式的改变则是让所有家长都觉得颇有收获。

形式的改变。变老师的一言堂,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的互动。由会上讨论延伸到网络的论坛。在家长会上,我只是用极短的时间向家长介绍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班级教育和教学情况,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和家长的互动上。首先,我让家长从书桌里拿出学生事先写好的信来读。让家长在读自己孩子的书信时体会自己孩子的变化。然后,我邀请贾越的父亲介绍了自己在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上的经验。最后,家长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教育小妙招。

内容的改变。(1)书信达情,记录孩子点滴进步。我在家长会前的语文课上,让学生把自己的点滴进步以书信的形式告诉家长。一来可以展示学生半学期的学习成果;二来可以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孩子的变化。当家长读到信后,有的露出欣慰的笑容,有的泪流满面,有的相互传阅如获至宝。我知道此时的家长早已体会到了自己孩子的变化,并为此而感到骄傲。(2)典型介绍,吸取家长成功经验。接下来让贾越家长向所有家长介绍贾越阅读习惯的培养。贾越家长把从小的培养经验向家长做了介绍。在座的家长包括我在内都受益匪浅。(3)搭建平台,分享家长教育智慧。在家长会最后环节,是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共同围绕“我的教育智慧”展开大讨论。家长毫无保留地介绍着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在会议结束时,达成了四项共识:(1)家长组成学生书目调查收集项目组。(2)成立学生阅读监督检查策略项目组。(3)提高学生硬笔书写水平项目组。(4)每班都有自己的QQ群,我提议在自己所教的两个班的QQ群在本月开展“我的教育智慧”大讨论。每班由一名家长志愿者进行收集整理,装订成册全年级共享。

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让我的教育更大度更易于学生接受;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让自己的教育更包容更能让家长理解。

这样的改变每天都在发生着,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了,发现自己越做越起劲了。我想这就是“改变”带给自己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