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要懂得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从现在开始重新认识学生,他们不是谁的私有财产,而是社会的人,即使是“小人儿”,也要受到尊重。因为在人格上他们是独立的,是平等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情感、思想、个性、差异……只有在思想上先尊重学生,才能在行为上平等对待学生。我们要不断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鞭策自己,指导自身的教育行为。“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学着尊重孩子,这是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的。尊重是成功教育的前提。
其次是要牢记教育是一种责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瞧,教育不能没有爱,但爱绝不是教育的全部,由爱升华为责任——对孩子的一生负责,这才是教育的真谛。老师的责任心不单纯对事业,对学生,更是对社会的。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对儿童的教育是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我始终认为教书育人是一份沉甸甸的重担,教师不光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育人是根本,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关键。教师每天所说的话,每日所做的事,点点滴滴都落在学生的眼中,印在学生的心里。来到学校,每时每刻都有学生在监督教师是否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没有权力放纵自己的言行,时时刻刻要注意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是教师的责任。
再者,让教育充满人性。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李镇西老师写过一本书——《爱心与教育》。他指出“爱心教育”就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对学生,要给以更多的人文关爱。如果一个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愁云惨雾里,入耳的是咆哮,入眼的是愤怒,入心的伤害,这样的生活难道不是在挫伤孩子的心灵吗?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面临这样的处境,作为家长,又怎能不忧心忡忡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改变现状先从教师自身做起。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不是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吗?后进生同样有值得爱的地方;不要吝啬对任何一个学生的一句赞美的话语,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谁都爱听好话,孩子更需要激励;不要对学生过于斤斤计较,他们毕竟还是孩子,允许学生犯原则范围内的错误。许多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是一种巧妙的教育手段。郑板桥不是说过“难得糊涂”吗?教育孩子在于引导,创设育人氛围,不在于指责、批评,用教师精心营造的真、善、美的氛围去熏陶、感染学生才最为重要。
教育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长久之力。教育不是汹涌如汪洋,而应是潺潺若溪流。教育真的有时只是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语,一次轻柔的抚摸,一声调侃的嗔怪……爱的教育就应该是充满人性的教育。爱孩子不要藏在心中(这个年龄的孩子许多时候体会不到教师的良苦用心),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一旦孩子置身在爱的春风中,一旦教师赢得了孩子一颗颗爱的心灵,纵使你偶尔的过火,也会被学生宽容。爱的教育就是以心灵赢得心灵的教育。
教育要宽严有度。一味地爱绝不是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深知无原则地夸学生的危害。惩罚也是一种教育,但时刻要牢记,惩罚不是体罚,惩罚的是学生的错误,不是学生的身心,是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不是让学生感到人格受辱。教育要做到宽严有度,绝不能失去原则;教育要做到公平合理,绝不能让孩子感到厚此薄彼。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
面对环境有差异,个性很迥异的学生,怎样因材施教,不同人有不同的说法,但最主要的是教师要在自己的工作中用心揣摩、不断摸索。育人工作贵在育心,当学生一心向师时,自然也就因为“亲其师”,所以“信其道”了。尽管许多教育家、优秀教师都在强调“爱是教育的根本”,可究竟怎样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因为学生是灵动的,是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的,所以怎样爱真的需要每个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用心感受、细心体会、潜心总结。然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无论怎样去爱,一定要记住:爱,就不要伤害!
于漪老师曾说:“对孩子的爱,能够使一个老师变得聪明起来。”教师要在爱的奉献中,在爱心育人中与时俱进、完善自我、悦纳学生、享受幸福。
教师的爱,是洒满大地的阳光,给学生以温暖;教师的爱,是遍布夜空的星辰,给学生以启迪。教师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是教育的根本,归根到底是要塑造学生健康的身心。然而,教育工作中只有爱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育人方法,爱心是主调,教育策略是和弦,相互结合,才能奏出成功教育的美妙乐章。
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在教育着自己。不是有这样一个词——“教学相长”吗?师生共同提高的不光是知识,还有情感。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心软了许多。过去我也爱学生,但那只是外在情感的流露。后来我渐渐学会了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做许多事时,我总要求自己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斟酌斟酌,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考虑。我不忍伤害孩子的心。
许多时候,我舍不得批评学生,有时批评之后,还要赶紧揉一揉,对他们说:“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许多时候,我还会跟大家开开玩笑,逗逗乐儿,调节一下紧张的气氛,让学生能心情愉悦地享受学习生活。就是在这份亦师亦友的关系中,我和学生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的快乐时光。孩子们和我的感情也越来越深。
迄今为止,我已经教过了12个毕业班,这些班级的共性就是“乱”,属于令学校、老师们头疼的集体。其实,培养一群孩子不很难,因为他们是白纸,只需要往上涂色就可以了。可要矫正一群孩子的不良行为,无异于在有污点的白纸上绘画,要把污点涂去再绘新图,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面对非常淘气的学生,面对纪律涣散的集体,我也有郁闷的时候,每当这时,我总是多想孩子们的好,用学生纯真的爱、朴实的情告诉自己:“看,学生们是爱你的,他们不都在进步吗?”
向学生学习,被学生感动,这是我不断完善自我的方法。是孩子们浓浓的情让我懂得:作为教师,要更多地包容,去关爱这些渴望爱的孩子。要允许他们反复,给他们磨合的机会。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总是用心去感受孩子们的成长、进步与真诚、质朴的爱,让这份感动我的情成为我做好工作的原动力,成为用心工作的助力器。
我记得和孩子们快乐相处的每一个片段,因为回忆是甜蜜美好的,回忆是幸福感动的。
刚到寄宿部工作时,由于工作强度的加大,身体的不适,导致我失声了。我不忘调侃,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亲爱的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失声了。偷着乐吧,再没有人批评你们了……”我用开玩笑的口吻写出的字,孩子们看后抽泣声一片。平日里最淘气的小夏奔过来急切地问:“老师,您还能说话吗?”不等我反应,他就奔出了教室。回来时,脏兮兮的手心中捧着一把含片,说:“老师,这是我从医务室要来的,您快吃!”我被孩子们这份真挚的情谊感动着,暗暗告诫自己:“对孩子们好一些,他们多善良!”
失声后,家长们的慰问一声声,孩子们的关爱一句句。孩子们为我买来了一堆治嗓子的药:金嗓子喉宝、胖大海、麦冬、深海鱼片、金银花……督促我赶紧吃;家长们主动为我联系医生,介绍大夫,拿来偏方药片等。联系手册上,许多家长每次都问:“您好些了吗?千万别跟他们生气,要保重身体。祝您早日康复!”这类的话语在短信中,在见面时总是看到、听到,那时的我享受着家长们的慰问,孩子们的照顾。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教育的幸福,一切苦,值了!”
六年级上学期开家长会时,小夏的家长拿着一封家长会后全体家长联名签字的申请找到我,表达了他们希望我一直将孩子带到毕业的心意。这份真诚、这份朴素深深触动了我。能够赢得家长的信任,学生的喜爱,使我感到由衷的欣慰。为了不辜负家长的厚爱,我暗下决心:做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做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的好朋友。
开学初,班里几个淘气的孩子有些浮躁,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上涟漪不断。这天一早,我一走进教室,就感觉到了气氛的凝重。往日总要热情地跟我打招呼,贫上几句的学生不再逗嘴了,都用一种谨慎的眼神看着我,我猜想一定出事了。果不其然,生活老师紧张不安地告诉我:“小珍昨晚打碎了宿舍的灯管,一地的灯管碎片可危险了。”怎么会呢?这可是个一贯老实稳当的女孩子啊!一定有原因。我虽然生气,但却告诫自己,不要愤怒,问明情况再处理。悄悄地了解过情况后,我知道了小珍晚上休息时,将手中的枕头包抛着玩,不小心碰到了灯管。当时小珍吓坏了,生活老师严肃地批评了她,并让她写检查,值班领导当晚也教育了她。
看着她小小的身子蜷缩在座位上,一脸的惶恐又强做镇定的样子,我决定不再批评她。她还是个孩子,又惊又怕地哭了一晚,过了一夜,身边又没有父母可倾诉,孩子脆弱的心灵怎么受得了啊?不过,我仍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珍惜生命、让父母放心”的教育。我心绪难平,学生为之感动,泪眼婆娑。许是感慨于一段时间以来学生行为不甚优秀;许是慨叹于自己付出满腔心血后的效果不随人愿;许是对于这些我全心热爱但又苦于教育无策学生的一种无奈,最后,我说了大概这样一番话:“这事不怪你们,你们是我的学生,出了问题,责任在我,是老师教育不够,关注不到,管理不当……孩子们,老师、爸妈都不能每时每刻跟在你身边,你们大了,更多的是靠自觉。尽管我们天天说安全,时时讲纪律,但还是有问题发生,也许是我的教育方法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要求你们,可能没有照顾到大家的需要。今天咱们换个角度,你们给我提要求,写出心里话,我会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
学生们含泪用心书写着……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我认真读着每个学生的心语。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是想从学生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症结。读着读着,我泪如雨下……感动我的是孩子们朴实的话、朴素的情。从这一张张纸页上,我看到了学生的泪渍,读出了他们的心声——
“我亲爱的、尊敬的李老师:……我边哭边扪心自问,这真的是李老师的过失?这真的怪不了顽皮、淘气的我们吗?不!这是我们的错,为什么要让李老师自责呢?有人曾说‘师爱是责任’,没错,师爱是责任,是一份甩不掉、扔不开、放不下的责任。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位像您这样教导我们、呵护我们、热爱我们的老师呀!”
这是班里一个最调皮的孩子写的“我敬爱的李妈:今天,我的心情格外沉重。不!何止是沉重啊!简直是天塌下来似的。本以为小珍砸了灯,您会大发雷霆。我非常害怕,可您却用那诗一般的语言把我感染了。您就像天使飞到我心里阴暗的角落,点亮了一盏灯,使我原本阴暗的心灵变得阳光灿烂……李妈,我很爱您!您肯定说我骗人。李妈,您是我认为最好的老师。您肯定说我玩虚的。不管怎样,我还是爱您!您的爱徒:小汪。”
“我觉得无论老师的教学方法怎么样,教课经验有多少,得到的称号有多多,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颗心,一颗能够包容学生的心;一颗视学生如亲骨肉的心;一颗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的心;一颗正直善良、质朴无华的心就足够了。您就拥有这样一颗心,谢谢您!”
这些我一段时间以来一再抨击的孩子们,他们用最宽容的心包容老师的愤怒,用最善良的情体谅老师的苦衷。
最让我感动的是打碎灯管的小珍写的话:“老师,其实我前两天一直做梦,梦见您不教我们了。我们哭着,不要命地哭着,只求您留下来。我知道我犯了错,我知道您很担心,我以后绝对可以做到‘珍惜生命’。李老师,您很好,您没有错,是我的错,我不该……我自己犯的错,让我自己来承担吧!”在随后读到的一位刚刚转到我们集体中的孩子写的话中,我读到了这样一句话:“其实,昨天晚上,我们宿舍很晚才睡。因为小珍很伤心。我们都以为她是怕老师说才哭的,但她说是因为怕老师生气,嗓子再哑了,不教我们了才哭的。昨晚我就在想,我要是早转来就好了,这个班有这么好的同学,这么好的老师,我很珍惜现在的一分一秒。”多善良的孩子啊!在自己倍感恐慌无助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老师。我再一次被学生的善良打动。我庆幸自己头脑发热时去换位思考了;我庆幸自己没有因一时愤怒而伤害孩子幼小真诚的心;我庆幸自己身边有这样一群可爱的学生!
我从未找过小珍去感谢她对老师的这份情谊,我更愿悄悄珍藏着这份纯洁、朴素、美好的情感,让它激励自己,永远怀着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善待学生的情教书育人。
毕业前夕,我们班召开了以“情思——永远不舍的眷恋”为主题的班会。刚开始准备,学生们已经给我买好了胖大海、金银花等润喉的东西,生怕我话一多,嗓子又哑了。小汪、大史他们几个男孩子还用录音机给我做了一个移动麦克风,准备得可周详了。活动中,学生们哭了。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我讲完话后,小辰大声喊道:“李老师,我们爱您!”他这一说不要紧,同学们哭得更厉害了。活动结束后,许多学生扑上来抱着我哭。小胖哭得说不出话来,小琦趴在我耳边哭着说:“李老师,您就是我们的妈妈!”就是这份爱时刻提醒我,要爱这些可爱的、值得爱的孩子,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在这条教育之路上,我已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我庆幸自己的心没有麻木,还能被学生感动。这份感动源自于学生最朴素的爱。学生的爱教育我,要更多地把爱回报给学生,爱学生是我教育学生的根。“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李镇西老师的这句话一直回响在我耳畔,始终指导着我的言行,启迪我懂得——教育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