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对待自己的道德(1 / 1)

走向新师德 檀传宝 1551 字 14天前

在教育劳动中,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发展十分重要。教师的自我提高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一个对教育活动的态度问题,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1.教师的道德学习

人们历来重视教师的道德。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也必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为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各方面的思想和道德修养。提升道德修养的起点是进行道德反思。那么,现实中的教师在这方面具有怎样的姿态,学生又是如何评价的呢?具体情况如下:

(1)近九成教师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

表8-4-1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吗?”(教师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从调查结果看,88%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其中,选择“经常”的占44.8%,选择“有时”的占43.2%。很少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的教师占11.9%。整体情况尚可,但尚有部分教师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2)教师进行道德反思的积极性与学校类别存在相关

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是否经常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与学校类别之间具有相关性。根据下表8-4-2显示,在省重点中学,经常和有时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反思的教师占91.1%,很少进行道德反思的教师占8.9%;在市重点中学,经常和有时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反思的教师占90.2%,很少进行道德反思的教师占9.8%;在普通中学,经常和有时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反思的教师占85.8%,很少进行道德反思的教师占14.2%。可见,省重点中学和市重点中学之间的差异较小,普通中学与前两类学校的差异稍大一些。所以我们认为,重点中学的教师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相对而言更为自觉一些。

表8-4-2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会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方面的反思吗?”(教师问卷)各选项与学校类别的相关分析(%)

(3)八成教师重视自我提高

表8-4-3 “总体来说,你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和品德修养上重视自我提高吗?”(学生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调查结果显示,有81.0%的学生认为教师重视自我提高,但也有19.0%的学生认为教师不重视自我提高。这与教师的自我评价相一致。整体情况良好,但部分教师需要对这方面的工作加以注意。

(4)教师的自我成长教育存在地区差异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属于事实评价。从表8-4-4中可看到,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教师的自我成长教育存在地区上的差异。越是发达的地区,教师越重视自我提高,越往经济不发达的地方走,教师对自我成长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步降低。表中数据显示,发达地区84.1%的教师重视自我提高,中等发达地区80.9%的教师重视自我提高,欠发达地区76.7%的教师重视自我提高。

表8-4-4 “总体来说,你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和品德修养上重视自我提高吗?”(学生问卷)各选项与地区的相关分析(%)

(5)教师是否重视自我提高与他们看中学生的哪类品质有相关性

表8-4-5 “总体来说,你的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和品德修养上重视自我提高吗?”各选项与“你认为你的老师最看重学生的?”的相关分析(%)

再从表8-4-5看,教师平时是否在教学生活中和品德修养上重视自我提高与他们看重学生怎样的品质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平时重视自我提高的教师在学习成绩、道德品质、学习态度这三个学生品质上给予同样程度的关注,选择学习成绩的学生占31.2%,选择道德品质的学生占30.6%,选择学习态度的学生占33.4%。在平时重视自我提高的教师中,只有1.4%的学生认为他们也看重家庭背景。对于平时不重视自我提高的教师,在教师看重的学生品质方面学生的评价出现了较大不同,有60.6%学生认为这部分老师最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看重道德品质和学习态度的学生分别为12.6%和16.0%。看重家庭背景的比例则上升到6.1%。

2.道德修养与学识水平的关系

教师水平的提高,包括学识和品德两个方面。从现实看来,我们能够鲜明地感受到社会、学校以及教师自身都比较关注学识水平的提高,他们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持怎样的态度呢?我们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

(1)八成多家长认为教师的道德修养更重要

表8-4-6 “您认为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哪个更重要?”(家长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调查结果显示,83.8%的家长认为教师的道德修养更重要,而只有16.2%的家长认为学识水平更重要一些。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期是截然相反的。在这个学历社会,能够有这么多的家长仍旧把道德修养作为衡量教师的首要标准,这一现象值得欣慰并值得我们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2)近八成学生关注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76.9%的学生平时关注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其中又有28.1%的学生平时很关注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但也有21.0%的学生不太关注,2.1%的学生根本不关注。这一结果说明,学生较家长而言对教师的道德水平要求和关注度都要低一些,但总体而言,学生对教师的道德水平还是有着比较自觉的要求。

表8-4-7 “同学们平时关注老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吗?”(学生问卷)在各选项上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3)女生比男生更关注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

表8-4-8 “同学们平时关注老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吗?”(学生问卷)各选项与性别的相关分析(%)

从表8-4-8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女生比男生更关注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有31.5%的女生表示很关注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48.6%的女生表示比较关注教师在道德方面的表现,而男生分别是24.3%和49.1%。

3.教师的道德反思

教师的道德反思能力和结果对教师师德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十分重要。以下几道题目旨在考察教师对一些有关教师职业的观点的认识,这一判断过程实际上正是一个教师进行道德反思的过程。

(总要求:请根据与下列陈述的符合程度,在相应的空格中打“√”)

(1)九成以上教师认为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道德从业者

表8-4-9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道德从业者”(教师问卷)选项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2)近九成的教师认为从事教育事业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

表8-4-10 “从事教育事业需要一定的奉献精神”(教师问卷)选项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3)六成以上教师认为教师职业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表8-4-11 “教师职业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教师问卷)选项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4)九成多教师认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表8-4-12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问卷)选项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5)95%的教师认为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应该具有很高的学识和修养

表8-4-13 “从事教育事业的人应该具有很高的学识和修养”(教师问卷)选项的频数分布和百分比(%)

从以上五个表格中显示的数据来看,教师在思想上均具有很高的道德觉悟,对教师职业有着合理的定位。但从整个调查过程来看,结合对学生、家长等的访谈,我们同时发现教师在道德要求上不能完全或者很好地做到身体力行。这种矛盾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道德反思不能等同于道德行动,我们一方面要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加强教师“思想”上的师德;另一方面更要重视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行动”上的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