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谁肯回归本源,谁便能笑到最后”(1 / 1)

——走近须佶成

修菁

2012年对于民办培训学校,不算一个顺风顺水的年份。政府叫停奥数班、坚决制止奥数与升学挂钩,几所知名的学校诚信危机频发。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培训学校的优势学科报名人数依然不减。培训学校的生存价值到底在哪?他们如何看自己的未来?为此,我们约访北京高思教育集团董事长须佶成,试图找寻答案。

意外的签证失败为培训业留下一位逐梦人

须佶成原来为自己设计的人生,是从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毕业后去美国精算学科最好的大学继续深造,然后供职国际知名的保险公司。可意外的签证失败让他人生规划出现了岔路口。是继续做精算师还是重拾培训学校的教师工作?与内心对话,他发现,培训学校老师的工作已爱入心底。他坚信这一行业有前景。

教育在线:看你简历,本科、硕士都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做一名数学老师或者说投身教育业,是你一直的人生规划么?

须佶成:不是。我研究生时的研究方向是金融精算和风险控制。本来想毕业之后继续去美国深造,但三次签证都被拒签了,让我心里落差很大。本来毕业时有机会去美国大都会人寿中国筹备组工作的,因为想继续深造,放弃了。可被拒签后,美国最好的精算学科大学去不了,国际一流的保险公司也去不了。后来去友邦保险应聘,面试官问我,看你简历上有提周末在外面兼职做老师,要是来我们这,这份工作就不能再做了。他这么一问,让我心里一下子还挺不甘和不舍的,心想我还是挺喜欢老师这份工作的。通过上课,也能养家糊口,精算师做不做没关系,从内心也很看好培训行业的前景。

教育在线:父母支持你的选择吗?

须佶成:说起这个还有段趣事。我父母都在部队工作。以前填表,在子女情况那栏,我妈很自豪地写儿子在101中学就读、北京大学就读,毕业后我选择自由代课,我妈忽然很无措,不知道我的这一份工作算啥,所以只能填“无业”。

办高思,是想影响更多的学生

尽管没有得到母亲的支持,但是导师的一句话“自己认准的事,就勇敢地去追求”坚定了须佶成创业的信心。从自由代课到加盟巨人再到另立品牌,创立高思教育。一路走来,须佶成说,他的信心源自从做这一行的那天起,就看好这一行业的前景,“好的培训学校是可以长远长久发展并壮大的。”

教育在线:刚才你谈到,兼职教课这段经历对你影响蛮大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社会上的培训学校做兼职?

须佶成:大一时就开始做了。当时的想法其实挺简单,就是想挣点儿钱,回来和女朋友在学校外面的小饭馆吃顿好饭,改善下生活。

教育在线:从大一开始做,到研究生毕业,这期间有七年的时间。北大的学生做兼职选择还是很多的,你能一直把一份工作做下来,说明你还是喜欢、享受这份工作的,不光是能挣到钱吧?

须佶成:是。我当时是教奥数班。因为自己也曾是奥数班的孩子,所以和这些学生特别有亲近感,知道他们脑袋里在想什么,交流起来也容易。当时在华罗庚学校教书,校长也信任我们这些北大的学生,学校的教材体系都是我们帮忙搭建的,挺有点儿成就感。领导信任,学生需要。从那会儿,我也渐渐感觉到,这个市场发展很快,有前景。

教育在线:是什么契机或者吸引力让你加入“巨人”?

须佶成:2007年,尹雄校长找到我,想让我负责小学数学项目,这时从我研究生毕业到自由代课有四年的时间,这四年中自己积累了很多想法,当时有一种想法很强烈,就是不想只影响自己代课的那200、300名亲手教到的学生,而想影响更多的学生。巨人学校当时数学的学员有2万名。

教育在线:在你心中还是有很强的教育理想的?

须佶成:是。对于培训业的前景,我和我的一位同班同学从开始就不同。他的观点是,干培训,干一年是一年,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干不下去了。我就不同意他的这一观点。好的培训提供的教育是能影响学生终身的能力和素质的,是可以提供更符合家长内心期待的教育的,是可以长远长久发展并壮大的。

教育在线:在巨人学校几年,你加盟之初的想法实现了么?

须佶成:在巨人学校工作的两年,我主要做的工作是整合产品线,搭建优势产品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出品自有教材。在这一过程中,我研究了行业内很多家同行后发现,只有教育理念清晰、产品和教学体系完备、用现代企业制度去管理和运营学校、用教育理想去团结团队,培训机构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为了实现教育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我离开巨人创办了高思。

谁回归教育本源谁便能笑到最后

2012年对于民办培训行业,算不上一个顺风顺水的年份。这一年,行业内,不诚信办学事件频发;行业外,政府叫停奥数班,制止小升初考试与奥数挂钩,民办培训学校的发展外部环境并不好。但这些在须佶成看来,反而是对其间个体一次好的鞭策和警醒。他认为,未来十年,将是民办培训行业的回归期。谁回归教育本源回归得好,谁方能笑到最后。

教育在线:2012年北京出台了坚决制止小升初考试与奥数挂钩的规定。政府的这些举措对高思教育的招生有影响么?高思是怎样应对的?产品线有调整么?

须佶成:影响当然有,数学肯定出现了下降。但是我想说一个现象,就是高思教育思泉语文课程目标是让孩子爱上语文,做有修养的人。思泉语文的招生人数在2012年秋季学期没降反而还升了。这说明什么?真正回归教育本源的培训课程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政府出台的这些举措反而是对民办培训学校内部建设的一次很好的反思和促进,让我们去思考民办培训学校生存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教育在线:你认为民办培训学校的生存之道和存在价值是什么?

须佶成:我认为民办培训业现在到了一个回归期,就是回归教育的本源。之前的二十年是野蛮生长和整合阶段。下一个十年,是民办培训行业的回归期——回归教育的本源。通过之前二十年的优胜劣汰,这一行业中真正好的企业留了下来,它们都度过了起初的生存压力期。在稳步发展期,我们要思考,民办培训学校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帮助家长暂时逃离现有的应试教育体系,提供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教育。而意识不到这点,还抱着应试教育不放的学校,必然要死掉。

教育在线:高思教育现在的产品线定位是什么?

须佶成:高思教育定位尖端孩子。因为我们调查发现,现在国家的教育体系还没有为精英学生设计教育培养体系,还只是在讲均衡发展。许多智商很高的孩子,在学校里没得学。民办培训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为特定领域的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服务。

教育在线:你是学数学、教数学出身的。拿数学学科来说吧,你认为这一学科回归教育的本源后,应是怎样的?学好数学,对一个人的一生最大的帮助和影响是什么?

须佶成:我希望还给数学教育一个纯净的空间。现在一提起数学,就被定式化了,好像一学数学,就是学奥数,就是和升学挂钩,数学教育已经被完全功利化了。我希望未来的数学教育不和升学挂钩,但我相信一样也有很多人来学。数学的想法大多都是朴素和简单的,学数学的过程提供给人一个主动思考、独立思考的媒介和载体,是一门教给你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科。我想这是数学学科带给一个人最大的价值。希望未来的数学教育,老师能够注重教给学生数学学科的思维方法,让主动思考、独立思考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教育在线:刚才你提到了高思教育语文学科是一大特色。说说你们这一学科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点吧。

须佶成:高思教育思泉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不仅把语文当作语言工具来学习,更应去拥抱它的人文情怀,通过文人逸事、文学经典、历史背景等形式学习语文,让我们的孩子爱上语文,进而成为有修养的人。我们讲求“大语文”的概念,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惯常的语文教学顺序是反向的,我们以文学史为纲,以人物为线索,由人物的生平、所处的时代、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况、人文背景入手,去还原文学作品在历史中的地位,从而达成学习“语文”——自语言与文化,到语言与文学,再至语言与文字这样三个递进的层次。我们想通过这些教学尝试,让家长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教育在线:回头来看,如何评价十年前自己的择业选择?

须佶成:为理想而奋斗,机会难得,有这样的经历已经算成功了。

(文章原载于:《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13年2月20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