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杨爱绿
修菁
敢闯才有机会
20世纪80年代初,到市里听到的一个同龄姐妹的创业演讲,激发了杨爱绿内心的“爱拼”因子。“人家能做的,我也能做。”45000元、15位追随者,杨爱绿开启了温州民办学前教育之门。
教育在线:当一名幼儿园老师是你最初的职业理想吗?如何和幼儿教育结缘的?
杨爱绿:1979年夏天,我从温州萧江高中毕业。校长觉得我声音不错,留我在小学部做音乐老师,因为父母都是工人,当时也不知道可以考大学之类的事,觉得能当中学老师也是一份不错的职业,就这样我和教育结缘了。当幼儿园老师是因为我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教音乐课几年后,很快嗓子就出了问题,校长又找到我,说你愿意教幼儿园不?
教育在线:当时听到校长这个建议,你有什么想法?
杨爱绿:我听到校长这一建议,反问了他一句:什么叫“幼儿园”?因为在当时的萧江乡没有一所幼儿园。校长说就是把上小学前的孩子聚集到一起,代父母照管一下。
教育在线:怎么想到自己创办幼儿园了呢?
杨爱绿:因为当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温州萧江很多家庭都在家开了手工作坊,家里的孩子没人照看。后来幼儿园不得不借用小学旁祠堂和租用旁边的民房作为教室,才能满足孩子家长的需求,我在这所幼儿园教了四年,发展了四五个班。
1982年下半年,一次跟随温州妇联主席到乐清听一位退休教师的报告,说的是她带领7位青年投资1500元租民房办幼儿园的事,这个报告深深影响了我。回到乡里,我和萧江妇联主席商量,我想“人家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我们也可以自己办幼儿园,这个想法得到了15位老师的响应,我们每人从家里拿了3000元钱。但是45000元还不足以办一所幼儿园,我们又说服了乡里的30位企业家,向他们每人借1000元,许诺4年后归还,并为此刻了一个碑,放在园内。
教育在线:初期的创业顺利吗?
杨爱绿:最初几年还是蛮艰苦的。因为孩子多、老师少,开园最初几年,一个班级只能配一名教师。从带班到保育、做饭、保洁,一切都是这名老师管。当时给教师的工资也很低,每人每月105元。要过年了,我们还得操心建园的木工、泥工的工钱,所有教师挨家挨户地求捐求助,才凑足工人的工钱。我们还办了30桌幼儿园开园酒席,用酒席收到的礼金为幼儿园铺了水泥的活动场地。
教育在线:从开办第一家园,过了几年时间,你又开办了第二家园。爱绿现在有多少所幼儿园?
杨爱绿:1987年我们开办了爱绿集团第一家幼儿园,1991年开办了第二家,现在我们已经有31所爱绿幼儿园,遍及北京、上海、温州、重庆、厦门等地。
孩子就该早早体验生活
2004年,杨爱绿在浦东新区开办了上海浦东爱绿幼儿园,同时将集团总部搬到了上海。她希望借助上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把事业做得更大更强。
教育在线:我注意到您的经历,1993年,您32岁,两个孩子的母亲,两家幼儿园的园长,在这时选择去上海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全脱产就读,当时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去读书?
杨爱绿:虽然事业越做越好,两家幼儿园当时都被评为县一级的幼儿园,但是我觉得仅凭自己原来的知识底子远远不能将事业做大做强,就决定带着8岁的儿子、5岁的女儿去上海读书。
教育在线:三年的科班教育给你带来什么?
杨爱绿:上海的学前教育做得很扎实、规范,在全国是领先的。这也是我后来让两个孩子留在上海读书,并把爱绿集团总部放在上海的原因。
教育在线:爱绿幼儿园缘何选择以艺术启蒙为立园之器?
杨爱绿:我当年那么喜欢音乐,喜欢唱歌,就是因为不懂得科学的发声方法,把嗓子弄坏了。所以,我想在我的幼儿园里,一定要让喜欢艺术的孩子得到科学的、正确的艺术指导;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接触到美的东西,并让孩子知道什么样的艺术是美的,科学、正确的审美观将影响孩子一生。基于这样的考虑,这几年我们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的舞台艺术家作为园里的指导老师。
教育在线:爱绿的孩子也比同龄的孩子多一些走上国家级舞台的机会?
杨爱绿:是。从1997年起,每年我们还带孩子走出国门,去美国、芬兰、匈牙利、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他们的表演与健康的精神状态让外国友人看到了中国儿童的风采。我们从2006年起就参加央视少儿春晚的录制。每年都有孩子荣获全国少儿艺术大赛的金奖。
教育在线:对于学前儿童教育,你的理念是什么样的?现在大家普遍有种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趋向的忧思。你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该学会些什么?
杨爱绿: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不爱死读书的孩子,所以许多的经验都是从玩中获得的。所以,我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首先要学会玩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责任意识、能合群。基于这样的理念,在“我爱社区”课程中,我们让幼儿走出围墙,走向社会,融入社会,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环境互动,与周围的人接触,从而主动积极地去探索世界,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我爱温州”系列主题活动中,我们努力挖掘本土文化力量的园本课程,让孩子在乡土文化中得到自然熏陶和滋养;在园本艺术课程中,我们让孩子在自己的“小舞台”上秀出个性、秀出特长,培养活泼、自信、充满艺术气息的一代;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在注重知识、技能、习惯培养的基础上注重社会性的教育,让孩子把随时攒下的饮料瓶送到幼儿园的收购处,换取的零钱攒到周五可以从幼儿园的超市买东西带回家。我们还在郊区建有自己的农业基地,意在让家长带着孩子领养树木,开展亲子种植。我觉得现在的小孩成长得有点太顺了,应该让他们从早期就建立一点责任意识、走进社会、体验生活。
教育在线:许多民办园现在都遇到了招师难以及留住好师资难的问题。爱绿集团有没有遇到这一问题?是如何解决应对的?
杨爱绿:这一问题我们感觉还不是很强烈,我想民办园之所以难留住优秀的师资,一是这些优秀的老师出于面子,认为在公办园任职好听。二是民办园的待遇没有公办园好。说到这一点,我认为温州市政府对民办教育的9+1支持政策很值得推广。现在温州部分地区的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间的老师已经可以相互流动,对于民办幼儿园的等级评定、民办教师的职称参评和社保缴纳政府也都将会一视同仁,给予适当补贴。
我们集团的做法是,用物质、制度、情感三管齐下留住人。爱绿教育一直很关注如何保证教师队伍的和谐与稳定。某种程度上,我们认为人才的价值应该与物质的待遇成正比。我们对优秀的1/3教师采用书香激励奖、特殊贡献奖等方式给予高工资、高待遇,使优秀人才安心留在集团,对中下水平教师采用绩效评价法、激励其不断进步。整体上我们集团教师的福利普遍高于同等民办学校。
(文章原载于:《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13年4月17日C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