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史燕来
陈曦 钱凤
不要改变孩子的个性
前不久,红黄蓝推出“竹兜快乐家庭”家教产品,史燕来希望通过这套产品帮助家长科学育儿,尊重孩子个性。
教育在线: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眼下学前教育机构竞争特别激烈,你觉得在竞争中站稳市场,最重要的是什么?
史燕来:要想从众多幼教品牌中脱颖而出,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红黄蓝的核心竞争力有三个:第一个是亲子园、幼儿园互动发展形成的0~6岁学前一体化教育模式。我们从创业至今,一直坚持自身特色模式,为孩子提供专业、完整、高品质的学前教育服务。第二个竞争力是立体教育。儿童教育单靠亲子园、幼儿园是不够的,所以我们在教育内容创新、自主研发方面,始终坚持立体教育,即将园所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很好地融为一体。第三个竞争力是团队。红黄蓝是董事会管理下的骨干员工持股制,从创建之初我们就没有控股股东,公司是大家的,这在中国学前教育领域很罕见。在红黄蓝跟我一起创业十年以上的人很多。大家在这里能够感到被喜欢、受尊重和价值感。其中,我们拥有一批管理人才和专家队伍,这是支持红黄蓝长远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教育在线:红黄蓝最初做亲子园,后来发展了幼儿园,之后又扩展到家庭教育产品,正在形成一条完整的学前教育服务链。这一链条是如何形成的?
史燕来:20世纪90年代,0~3岁孩子教育在国内还很薄弱,很多家长育儿很盲目,我们调查发现亲子教育很重要,应该开展研究并且推广,尤其是1998年我生完孩子之后越发感觉到这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市场。于是我们坚持自主研发符合中国儿童成长规律的教育产品,并于1998年7月创办了国内首家亲子园。
但亲子园一周只有一两次,对孩子的连续性观察研究的机会相对少,因此我们从2003年开始做幼儿园,结果发现了很多3~6岁孩子的特质和需要,之后将这些成果反推,便更加深入地了解0~3岁孩子应该如何培养。另一方面,幼儿园是孩子习惯、性格养成的关键期,但家长并不了解孩子在园所的情况,如果周末继续亲子园的互动,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于是我们把亲子园延长为0~6岁整个学前阶段。现在我们的亲子园和幼儿园既独立运营又相互联动。
随着早教行业进一步成熟,单纯的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家长的需求。2008年,我们启动了家庭课程和教育产品研发。去年9月,我们推出了“竹兜快乐家庭”家教产品,现阶段为7~36个月的孩子提供每月不同的教育礼包,每包都有适龄儿童的DVD动画片、CD原创音乐、玩具、绘本、手工书、家庭环境材料、妈妈书等多种产品,深受家长欢迎。
教育在线:据说研发“竹兜”耗时三年多,耗资几千万。为什么花费这么多精力、财力来研发这套产品?相比其他家教产品,它的特别之处在哪里?
史燕来:红黄蓝团队中很多是既有早教专业优势又是做爸爸、妈妈的人,所以我们有条件和能力将优质教育带到家庭,帮助更多孩子。很多父母童年时的某些缺憾希望孩子能弥补,这对孩子不公平,这是我们研发竹兜的一个初衷。此外,我们发现国内外很多早教产品并不适合我们的孩子,甚至一些开发产品的机构缺乏教育背景和体系研究。所以,我们希望设计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符合中国孩子心理、行为特点,寓教于乐的产品。
“竹兜”产品不仅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还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竹兜快乐家庭》有五个主人公:熊猫竹兜形象阳光、积极向上,交往能力强,善于发现、解决问题;河马塔塔平和内向,遇事总要多想一想;还有性格秉性各异的图图、悠悠、球球。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竹兜”。我曾很纠结要不要把“塔塔型”儿子“改造”成“竹兜”。“竹兜”产品出现后,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转变,我发现伴随自己个性轻松快乐成长非常重要,现在我总是带着欣赏和爱的眼光看儿子,他不张扬,但很有思想。前不久他在学校发言中制作了关于夏季达沃斯论坛的PPT,还跟我辩论“奋斗与机遇”的问题,和我讨论周恩来对毛泽东的重要性……这些让我很感动,现在我充分尊重和欣赏他的个性。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本质独立且有差异的个体,每种性格都有成功的典范,我们不要改变孩子的性格,尊重就好了。
教育即服务
史燕来认为,做学前教育要树立服务意识,不仅为孩子健康成长服务,也要为园长、教师发展服务。
教育在线:做学前教育这么多年,期间有没有难忘的辛酸苦辣?
史燕来:辛酸的事情我想不起来,满脑子都是幸福的事。比如,去年三八妇女节时,一上班发现办公桌上放着一块温馨的粉色手工香皂,我的名字镶在中间,原来是一个老师的心意,我感觉特别温暖。还有我40岁生日那天,我们有个教师培训结业仪式,让我去做总结。到了后我简直震撼了:100位参加培训的老师围成半个圈,有人捧着鲜花祝我生日快乐,十几位老师还做了个人床,说我太累了,让我休息一下,我感动得热泪盈眶……这些温暖的感动太多太多。
教育在线:看得出你是一个感性的人,和员工关系很融洽。
史燕来:作为女性管理者,我觉得应该展现女性比较理解人、体谅人的一面,在管理上,我相对亲和,喜欢轻松、快乐、温馨但高效的氛围。
做学前教育需要感性,必须要真心爱孩子,但管理中的理性必不可少。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定战略和用对人。目标正确了,我们就清楚做什么,怎么做。举个例子,对于乔布斯逝世的事情,我问园长,“活着就要改变世界”这句话很多人都听过,但他到底改变了什么?从乔布斯身上,红黄蓝可以借鉴什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园长,常常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学前看学前。
我们要求红黄蓝园长具有教育性、互动性和时代性。比如,我们要求园长背规划纲要;看世界杯和奥运会开幕式、国庆阅兵式等,这样他们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对孩子进行无形的引导教育。
教育在线:除了这些,你还有哪些管理理念和大家分享?
史燕来:我的座右铭是:作为管理者,不要把自己当回事。我不喜欢个人很光鲜,但很难凝聚团队。未来社会不仅企业内部要有很好的合作,企业之间也要开放、学习,这样才能应对整个大环境。
人不是管出来的,而是被吸引来的。我不管人,但每年目标没有落实不下去的。一方面,我们坚持内涵式发展,让园长和老师不断看到总部新意与提高。同时,我们坚持加盟、直营一家人,关心加盟园发展。2003年,我们创办第一家幼儿园时正赶上SARS来袭,在各种成本压力下,我们实行了“金字塔式”工资制(职位越高,工资越低),即便如此,我们还为全国加盟园减免一半左右的年度使用费,SARS之后我们凝聚力剧增。
此外,我们坚持教育即服务,不仅为孩子成长服务,也为教师和园长发展服务。我们对园长进行信息管理、财务管理等各种培训,让他们享受红黄蓝的理念、环境,不断成长。
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
2011年9月红黄蓝引进第二轮2000万美金风投,融资将主要用于内涵建设。史燕来表示,上市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
教育在线:前不久红黄蓝引进了第二轮风投,这笔钱将花在哪些地方?
史燕来:红黄蓝自2008年引进大规模融资之后,2011年又用两个月完成了第二轮风投2000万美金。融来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内涵建设:一是继续进行核心产品研发和信息化建设,同时引进优秀人才;二是用于新园所的建设和发展;三是通过实体和网络营销相结合的方式,推广“竹兜”产品。
教育在线:近年来,幼教领域成为风投青睐的对象,你怎样看待幼教和投资的关系?未来有没有上市打算?
史燕来:我们和风投是基于共同理想彼此支持、共同发展。我们在选择融资伙伴上非常慎重,融资方对我们很信任也很宽松。我们有需要时他们会在战略、人才、管理上给我们支持和建议。
至于上市,我觉得不用太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当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时候,上市将更好地提升品牌。
教育在线:你未来的人生愿景是什么?
史燕来:希望每个宝宝都能享受最适合的教育。我们将组建红黄蓝教育研究院,并通过不断创新,实践和发展立体教育,努力构造理论体系,争取在教育研究、培训、标准化管理、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有进一步提升。希望红黄蓝人共同努力在未来行业整合中成为中国儿童教育的领导品牌。
(文章原载于:《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12年1月4日C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