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切实提高学校成员的素质,保证民主管理的质量(1 / 1)

学校利益相关者(教职工、学生、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民主管理的质量。学生通过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参与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教职工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参与学校管理活动,家长通过家长管理委员会参与学校的管理。《教育法》明确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与监督。”教师是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主体之一,作为教职工代表的教师,代表的不再仅仅是个人,不再仅仅是个人的一些诉求和个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不再仅仅代表一种个人价值观,而是一种公共的价值观,反映教师群体整体的、普遍的诉求。就如同全国人大代表一样,他们不再仅仅是代表个人,他们的提案应带有较强的普适性的价值追求。教职工代表是代表教职工群体来行使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事务的权利。因此,教职工代表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参与民主管理的层次与水平的高低。

另外,学校的教职工、学生群体、家长群体同样要提高自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意识,学校需要对其利益相关者进行民主理念的教育,让教职工和学生认识到他们也是学校民主管理的重要一员,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强学校教职工、校外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学校师生员工要认识到民主管理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学校师生员工才是学校真正的“主人”,学校师生员工参与学校管理程度的高低在侧面上反映出一所学校民主管理程度的强弱,因此,学校师生要本着对学校发展负责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民主管理。与此同时,家长也要认识到他们是学校管理不可或缺的资源,他们同样也是学校决策的参谋者,也是学校领导的“智囊”。只有充分增强教职工、学生和家长的民主意识,并且提升他们自身的能力素质,才能最终保证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

大家谈

劲松职业高中是较早进行以校长负责制为中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学校。经过试验,逐步形成了校长、党支部和教代会(工会)的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制约的工作关系。校长有决策权,但决策讲求民主和科学;党支部不干涉行政工作,但发挥保证监督作用;教代会(工会)不是权力机构,但代表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他们的做法是:

1.实行校长负责制后,立即着手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

为了适应职业学校的特点,把普通中学的总务处、教导处机构改为五个中层职能办公室(即教育办、教学办、实习办、总务办和校长办),并明确规定了各办公室的岗位职责;办公室主任直接向校长负责;学校的基层设立专业组、教研组和年级组,专业组负责专业课和实习,归实习办公室领导;教研组负责文化课的教研活动,归教育办公室领导。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中层办公室、基层组织构成的“三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管理机构。为了精减管理干部,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自1985年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一直没有设置副校长的岗位,他们明确规定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各办公室主任在其岗位职责范围内具有副校长的权限和责任。

为了使校长的决策科学化,学校成立了由9人组成的校务委员会,并制定了《校务委员会章程》。校务委员会是校长决策的审议、咨询机构,它主要的职能是讨论研究校长提交的问题,提出看法和意见。在2/3多数同意的情况下可对中层干部提出弹劾。校务委员会由校长任命,为吸引更多的教职工参政议政,每年更换1/3。

2.在学校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后,学校党支部的职能也由原来的直接领导行政工作转化为对行政工作的保证监督。

1986年,学校党支部负责人开始实行兼职。目前的党支部书记是饭店服务专业组长,她所教的课程是《旅游概论》和《服务实习》。为了加强党支部对各组管理层次的监督。1988年,党支部改选后,中层干部不再任党支部委员。目前,两位党支部委员,一人是数学教研组长,另一人是语文教师(兼班主任)。

由于校长是党外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学校内部规定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政联席会议由校长、书记和支委参加,主要的内容是互相通报党、政工作的情况,讨论、研究学校工作的大事,对校长工作和支部工作互相提出意见和建议。

3.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在学校行政和党支部的支持下,教代会(工会)逐步过渡到独立开展活动,行使民主管校的职能。

教代会代表由差额选举产生,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参政议政和便于对学校各组工作的民主监督,中层以上的干部不作为代表候选人。在当选的21名代表中,专任教师15人(71%),普通行政人员6人(占29%);其中,共产党员6人,民进会员2人。

党支部不直接领导教代会(工会),而是通过当选工会主席的支委和党员代表来发挥作用。对教代会(工会)的活动,党支部发动党员予以积极支持。校长的重大决策要提交教代会(工会)讨论;对校长和各办公室的工作,教代会(工会)可以提出意见和质询。学校行政把福利费的管理权交给教代会(工会),同时由校长基金中拨给专款,作为组织教职工活动的经费。

有人说,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的权力太大了。其实给予校长决策权是为了使校长更好地完成其岗位职责,提高其工作效率。1985年,学校引进社会资金,建设中,西餐专业学生实习的实习餐厅,新建面积1000多平方米,双方投资40余万元。双方从首次接触到签订协议前后不到一个星期。如果不是实行校长负责制,进展不会如此迅速,回忆这段工作时,郝守本校长说:“如果不是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不知要开多少次研究会,等你决定了,对方可能已经变卦了。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的责任更大了,如果责大权小,校长也难以尽责。只有责权匹配才能全面促进学校的各项工作。”

实行校长负责制后,党支部的保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党支部动员全校党员和党的积极分子支持校长正确的决策。校长是非党人士,五个中层职能办公室主任都是党员。几年来在党支部的教育下,五位主任都能自觉接受校长的领导,出色地完成本岗位的工作。党支部每学期都要对干部工作写出书面评定。个别党员在学校工作中发生失误,党组织往往批评于校长之前。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在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工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校长工作的后盾。

教代会(工会)的作用是行使对学校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校长及时把学校工作中的大事和决策向教代会(工会)通报,主动为教代会(工会)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工作业绩每年由教代会代表评分,中层干部是否称职还要由全体教职工大会无记名投票测评。校长和教代会(工会)商定,某个干部民主测评得票率低于50%的,校长不予聘任,由于教代会(工会)在学校生活当中具有一定地位,因而教代会代表和工会委员在学校中也受到大家的尊重,代表们和委员会为教职工服务的积极性也很高。

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劲松职业高中形成了校长、党组织、教代会(工会)三者之间和谐的工作关系。这种工作关系不是三驾马车,也不是三足鼎立,而是把三种机能拧成一股绳。学校的三级干部,党支部委员、教代会代表、工会委员、校务委员会委员都成为校长制定决策的参与者和实施决策的执行者。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校教职工增强了凝聚力,提高了积极性,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1987年,被评为市“办学有特色”的第一流职业高中,1988年,又获得市先进集体称号,全校教职工决心继续用实际行动来贯彻劲松职业高中的校训——团结奋进!

请思考:(1)您认为该校三者关系的做法是否算理顺了?为什么?(2)贵校是怎么做的?

资料来源:http://hi.baidu.com/ybuaekybisblpwq/item/5650b263e7db6937ac3e8319

在线学习资源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http://www.enaea.edu.cn/

补充读物

1.杨颖秀.学校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程振响.新时期怎样当好校长:100位优秀校长管理心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英]托尼·布什.如何管理你的学校(第3版)[M].许可,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1] 李彩霞.学校领导班子中各种关系的处理[J].宁夏教育,2001(3):21.

[2] 韩保来.学校民主管理制度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