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民主管理原则(1 / 1)

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决策。决策,并非一人之能事,尤其在今天这个知识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个体的经验与智慧很难有全局性的把握。这就要求管理必须要遵循民主化管理原则,学校管理亦是如此。学校中的人力资源主要是教职工,主体为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学校实行民主化管理是教职工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其优点在于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监督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能够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热情。

案例分享

运用民主化管理原则,破解学校干群关系紧张局面

李校长认为,教师的工作是需要被认可的,他们可能不计较奖金,却也很看重荣誉。五个人,只有四个荣誉,怎么办?以前的做法是校长说了算,那样会伤害一些教师的感情。“一把手”决策比较简便,但后遗症比较多,民主决议虽然程序比较复杂,但科学性、有效性比较高。去年,李校长改变了“一锤定音”的方式,而是把荣誉的评选标准公布出来,教师对照标准,自己衡量,报名参评。报名之后,由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照条件进行审查,最后由校务委员会投票决定。学校校务委员会由各方面代表组成,以前它起到了智囊团的作用,现在又具有了参与重大决策的功能。

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有一个创新点,就是建立“名师工作室”。目的是要发挥名师的示范作用,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建立名师工作室首先涉及由谁来当名师。学校通过自荐、材料审核、学校考核、校务委员会通过和公示等多重程序,规范遴选过程。名师确定后,要签订名师工作协议,规定名师有哪些权利,哪些义务。学期结束,还有一个考核程序,名师要对校务委员会做一年的工作汇报,然后由校委员会投票表决,如果大家不认同某个名师的工作,下一年,就不能继续担任名师工作。经过系列程序确定的名师,群众认可,威望很高,名师本人也都非常珍重“名师”这个称号。

资料来源:http://www.czedu.gov.cn/Disp.Aspx?serid=6840.

案例中,荣誉归属是困扰每所学校管理的难题,校长如何放权,怎样建立并实施民主机制,这是实施民主管理的主要议题。民主化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透明度。凡是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及与学校利益相关的事务,教师有知情权。第二,教师有充分机会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参加学校的重要会议,为学校工作出谋划策。学校领导随时听取群众意见,不搞一言堂。第三,实行平面化管理。让教职工有具体工作的执行权、监督权,每个人都担当着管理学校的责任和权利,形成责任共同体。第四,学生有参与学校决策的权利,如教师教学质量管理、食堂伙食质量等事项,让学生亲身体验民主程序,受到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学校不是“孤岛”,与社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了实行内部民主之外,学校还应当加强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联系,如争取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等。学校定期向家长做工作报告,报告有关事项决策,由家长提出批评建议,对学校工作进行监督反馈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