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动教学质量改进(1 / 1)

(一)教学领导知识创新

1.教学领导观念更新

校长要带头端正教学思想,积极推行教学观念创新。教学领导观念的变革可以分为关于行为的观念和关于类型的观念两个组成部分(见表5-5),这两部分都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校长是结构型领导,那么,其观念中考虑的重点是“教育目标的实现”;如果校长是专家型领导,那么,其观念中考虑的重点是“课程与教学”;如果校长是人本型领导,那么,其观念中考虑的重点是“教师和学生”;如果校长是协调型领导,那么,其观念中考虑的重点是“学校的整体环境”。不同领导类型的校长会基于其观点的逻辑起点,选择不同的教学领导方式,也在不同侧面上实现自身教学观念的创新。

图5-5 校长教学领导模型图

案例分享

一位校长的网上评课博文

课堂精彩掠影:这个班正在实验小组教学,学生六人一组,共七组。老师在一边走动,一边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一环节完成后,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学生立即开始准备,大约两分钟后,老师根据题目,点不同的小组,该组中就会站起一位学生回答……

反思:课堂容量大、效率高、节奏快而稳。教学以学生展示为主,教师则起“导演”的作用,符合新课改的思路。但课堂上仍有无效劳动和教师不放心学生自学效果的迹象。如在提问学生时,有的学生看着答案回答,听起来似乎效果很好,但隐藏着危机。教师更多把关注点放在答案的正确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创意思考和积极探究。而且,老师在学生表示完全理解后又从头复述一遍标准答案,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建议:希望坚持以学生主动学习和展示为主,以小组互动和评价为载体,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的生成性……在学生需要过程体验的时候,要耐心等待。在提问时,要求学生收起标准答案。教师不仅要关注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仅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更要同时关注全体学生。要鼓励学生对问题大胆提出不同意见,并要信任学生。

网友点评:

①多谢指导,今后,我要多加注意全班学生的学习表现,相信自己,放飞学生。

②我以后也要把关注点放在学生身上,向这位老师学习。

③说得很到位啊。原先我还真没注意这些呢,只顾埋头完成教学任务。

④有心用心的校长。请校长也来听听我的课吧,期待您精彩的点评。

显然,上述案例中的这位校长是一位在教学上非常注重“与时俱进”的校长。他在听评课时没有照搬传统模式,将课堂表现进行简单的打分和评价,而是在听课后,形成了叙事性的文本,并将自己的反思和建议写在文本之中以博文的方式与学校教师共享,进而激发其他教师参与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2.教学评价维度重构

在更新原有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要以学校自身的教学特色以及学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为出发点,重新构建教学的评价维度。这一做法有利于对教师教学做出更为科学、客观和合理的评价,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第一维度,围绕“目标”的教学领导。该维度反映了校长在设置、执行以及沟通学校目标方面的表现,包含“制订学校目标”和“沟通学校目标”两个分目标。该维度得分较高,表明校长具有较强目标导向的特征、引领和规划意识。而一个明确的、清晰的、获得认同的并且聚焦于教学的目标,是创建一个以学习为中心的学校的起点。[19]

第二维度,围绕“课程与教学”的教学领导。该维度下设“课程编制与协调”和“教学督导与评价”两个分目标,主要考察校长对课程与教材、课堂与教学的管理。该维度重点考察校长对教学核心事务的领导状况,得分高说明校长兼具行政管理者与首席专家双重角色。

第三、四维度是从人的角度来考量校长的教学领导行为,包含“激励教师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激励学生学习”和“监控学生成绩与发展”四个分目标。从激励的角度,考察校长对教师和学生的进步与成就的管理;从发展的角度,考察校长对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发展所提供的帮助和支持。在这两个维度得分较高的校长具有人际导向、人本化的倾向。

第五维度,围绕“环境”的教学领导。这里的环境特指一种鼓励教学、支持学习的积极氛围,包含了“保障教学时间”与“保持高出现率”两个分目标,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通过日常管理中容易忽视却能够间接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学习环境的细节来考察校长。在这一维度得分较高的校长善于运用隐性手段营造组织氛围,重视时间资源及人际的协调、互动与沟通。

图5-6 “校长教学管理评定量表”分析框架[20]

(二)校长帮助教师的知识成长

知识管理不仅突显了知识作为组织资源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更彰显了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和知识创造主体的重要地位。校长作为学校中最高的知识管理者,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帮助教师成长为知识工作者。首先,校长应着手建立一个能促进学习、积累和共享知识的环境氛围,使教师认识到不断学习知识带来的益处;二是校长要建立一套知识管理的信息基础结构,包括技术结构、人力结构、环境结构等方面;三是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人人在其中都能够实现终身学习和团队学习,以实现个人、团体以及组织的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