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校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的内涵和特征(1 / 1)

20世纪以来,管理理论可以说是流派丰富,内容纷呈,从古典管理理论到人性的管理理论再到系统权变的管理理论,管理主张从以组织制度为基础到以人为基础再到提倡以适应和变化为基础,管理理论的发展逐渐地突出了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越来越重视管理的多元性和灵活性。民主管理是一种重视共同商议共同决策的管理模式,科学管理是一种强调遵循科学规律的管理模式,可以说是管理转向以人为目的的具体体现,是现代管理观念不可或缺的部分。学校管理属于管理活动,学校管理理念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管理理论日益强调“人”和“多元”的当代社会,学校管理理念自然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倡导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

(一)学校民主管理

对于什么是学校民主管理,学者们的理解和看法不同,取决于学校管理者对民主的理解。有学者认为,学校民主管理包含民主决策、民主评选、民主监督、民主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还包括学校领导民主作风和态度、教职员工民主权利的保障和学校的民主氛围等多方面的要求[9];有学者将学校民主管理理解为学校教职工有权知道校情,能够充分发表意见,能够参与学校政务,能够共同商议、共同决策与学校相关的校务;有学者认为学校民主管理就是提倡和实施被领导者和被管理者反身参与管理,也就是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参与管理。从民主本身的内涵出发,学校民主管理的重点在于在学校管理过程当中把民主所包含的自由、平等、公正等理念体现出来,着重管理过程中被管理者参与学校管理,并且强调不论是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或家长都应该有参与管理的权利和自由,都应该拥有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都应该拥有公平的利益分配和待遇,能够发挥主人翁地位的作用,能够行使监督权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参与者的心愿、意向和个性[10]。学校民主管理的目的是调动、激发学校全体成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障全体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和不受侵犯,并对权力行使进行监督和制约,避免权力的滥用,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11]。

(二)学校科学管理

按照传统的科学管理理论分析,学校的科学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对特定的对象施加有效影响,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的效能,实现学校目标,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高度强调周密的调查、科学的测量、精确的统计、深入的分析等。学校是一个教育的集体,是一个层次繁多且较为复杂的结构,通过一些刚性的管理方法来加强学校的管理有助于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从而促使其形成最佳结构,产生最大合力,发挥最高效率。但刚性的规制性的管理在强调效率的同时,将会忽略人的积极作用,忽略人的主动性作用,人文关怀的减少使得整个组织的生气萧条,更是磨灭了教师作为主人翁的创造力和对组织的归属感。确切地说,科学管理是遵循时代发展的管理模式,是遵循社会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管理从科学的内涵出发,强调用科学的方法去管理学校,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即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和以人本的态度去看管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尊重人、关心人和理解人放在首位,在管理中能够充分发掘个人的潜能,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促进学校共同体的发展。

(三)学校民主管理的特征

学校民主管理是社会民主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是民主这一观念在学校管理当中的具体应用,强调在管理过程中的独立和自由,强调人的平等和参与的权利,强调对权力的监督和制衡。

1.强调“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本质就是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和发展人,重视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作为管理的中心。在学校中坚持“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实则要求学校管理活动中要坚持一切从人的实际出发,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手段,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满足人的需求,发挥人的才能,实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从而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学校管理[12]。民主管理是学校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民主的关键归根结底在于看待人是平等的,就如黑格尔所说使人“成为一个人,并尊重他人为人”。[13]民主管理必须强调人的平等、自由和公正,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所拥有的权利的尊重,把人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学校中每个生命的价值。

徐校长在暑假期间安排学校全体中层干部来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研讨学校管理,这是近几年学校形成的惯例,召集大家对改进学校管理问题进行研讨。在研讨会上,每一位参与人员都发了言,讨论非常热烈,显性的问题、隐性的问题、潜在的问题都被提了出来,管理上的症结也被找到了,大家纷纷提出了解决对策。若遇到了疑难杂症,一时想不出好方法,徐校长便让大家休息一段时间,在基地里娱乐一番,放松身心,而后新想法新点子又产生了。参加研讨会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对活动的认可,新上任的副班主任小李老师就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自己的管理还有那么大的提升空间,自己提出的意见会受到校长和大家的重视,收获真不小。”[14]

正如案例所体现的,民主管理能否成功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能否重视学校每一分子的价值,是否能够集中每一分子的智慧,校长要能够真正做到从众,信任、激励教职工,有意识地创建民主管理的支持性环境,凝聚民心,集中民智。与此同时,正如案例中的小李老师一样,教师们通过参与学校管理,感受到了自己受到了重视,这是一种对教师为学校考虑为学校付出的积极的鼓励和推动。

2.提倡共同参与,共同决策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专制的政治之下,人和人是相互依附的,“我们看到的,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了,人都是互相依赖的:农奴和领主,陪臣和诸侯,俗人和牧师,物质生产的社会关系以及建立在这种生产的基础上的生活领域,都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15],而民主化就是恢复人是独立的个体,恢复人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从一个依附于他人的状态向独立自由状态转变。独立自由的教师和学生既然作为学校活动的参与者,就有权利不依附于管理者,不顺服独裁权威;就有自由能够提出自己的意愿,能够在学校事务上共同参与,共同决策,人人都是学校的主人翁,人人都为学校的发展进行谋划和做出贡献。前面所提的案例当中,校长做到了鼓励教职工讨论学校的管理问题,鼓励大家对提出改进管理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个独立的个体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共同商议,共同决策,让更多的人成为管理者。

3.监督和制衡管理权力

学校民主管理要求除了学校共同体的集体意志外,不能存在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一个人,身上附有权力就必须有相对应的责任,权力就必须受到监督和制衡。完全的权力等于完全的腐败,而民主管理就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完全腐败的发生。民主监督本就属于民主管理的一部分,实施民主管理就意味着必须实施民主监督。从某个层面上讲,学校师生参与到学校工作管理当中就对管理层进行了监督,能够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达到对学校管理者权力的制衡。而且,民主监督对学校管理也有着不可否认的硬性,有效地实施监督,便能使学校师生更加密切地关注学校工作和学校事业的发展,更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工作中去,又推动了民主管理的深入发展,也才能使教职工真正做到以校为家,真正实现校兴我荣,校衰我耻[16]。

(四)学校科学管理的特征

学校科学管理主要是指根据学校教育规律,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对学校进行管理。教育活动本身的参与者就是人,学校科学管理归根结底也是以“人”为目的,尊重人的发展。从这一层面看,民主管理可以说是科学管理的方式之一,是科学管理的体现,同时推动科学管理的发展。对于教育规律,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育规律是一种“确定性规律”,具有纯粹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等属性,把探求教育规律等同于寻找教育的确定性和有序性,相对忽视教育的不确定性和无序性,而事实上,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有序与无序、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有机统一,教育中没有严格的必然性,只存在弹性的必然性[17]。教育活动本身就是复杂的,教育规律的复杂性更是必然。因而,在学校科学管理中,面对复杂的教育规律必须紧紧抓住两个根本: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社会发展为根本。

1.以人的发展为根本

(1)以学生为中心

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而学校科学管理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把发展学生作为管理的根本目的。首先,学校科学管理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科学管理能够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在管理上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在适当的年龄设定适当的任务,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的管理方式和要求不同。其次,学校科学管理适应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不同,所具有的天赋和擅长的技能也不同,对待管理的主观体验也不同,因此,常常会出现适合某一类学生的管理方式却引起了另一类学生的抵触情绪。而学校科学管理能够大概掌握学生的发展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管理方式因人而异。

(2)以教师为本

学校教育中,教师是与学生发生直接关系的人,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科学管理,除了注重学生的发展之外,对学校教师的发展也很重视。教师也是人,同样有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渴望自身的发展以及价值的体现。科学管理要求学校管理必须做到尊重教师的个人意志,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尊重教师所提出的意见,尊重教师对学校管理的参与和监督。强调管理不成为教师的约束,反而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独立,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强调管理能够量才使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同时能够为教师搭建学习和提升的平台,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教师的需求。

2.以社会发展为根本

教育是社会中的活动,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目的的确定。科学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规模的发展、组织结构的确立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方方面面,都能够考虑到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规律。第二,学校科学管理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教育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