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们进入校园开始,就进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校长要引领教师建立正确的学生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园里幸福成长,收获自己丰盈的人生。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组织新颖的共青团、少先队、学生社团、班集体活动等团队活动是享受快乐,体验成功、成就自主发展的良好载体,是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而欣赏和热爱生活,并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最好活动方式。作为校长,引领学校团队文化建设,践行育人本位,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给他们创造快乐、自由的个性生长环境,从而使每个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提高的广阔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有归属感,有适应和发展的空间。
团队活动让学生站在正中央,当学生离开校园,当他们还能回想起在学校的经典团队活动时,一定会觉得幸福无比。校长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让教师领会学校开展学生团队的精神实质,通过各类宣传让学生了解团队活动的意义,使学生产生兴趣,踊跃报名,乐于参加。在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使师生真正认识到学生团队活动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把这种价值观变成师生的共同理念,并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转变为教师的实践,使之从内心深处认可。
案例分享
空间有多大,孩子的发展就有多大
“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改变”,这些话不仅张贴在中关村××小学的教学楼过道里,而且还要深入每个人的心中,成为师生的行为准则。因此,我们着力培育一种包容的、接纳的、支持性的学生自主成长文化,逐渐将学生置于学校的核心地位。“让学生站在正中央”逐渐成为××小学老师们的共识。渐渐地,老师们给学生创造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学校散发出一种可贵的儿童成长气息。
1.会说话的墙壁。××小学的教室里、楼道的墙壁上都是孩子们的作品。××小学的老师们认为,展示的意义不在于作品有多么精致,而在于教育的创意,在于给孩子们搭建展示自我、促进交流的平台。很多孩子都有自己“领养”的“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心情树”“感恩树”“问题墙”“班级公约”“希望墙”,等等,有教育价值的创意,传达着生动而又深刻的信息,让孩子们学会表达情绪、感恩他人、欣赏同伴、沟通交友。
2.多彩小社团。××小学有丰富多彩的小社团组织。如“与您有约”社团,它的成员包括小记者、小主持人、速记员、摄影师、美编等。“幕后英雄”“魅力教师”“食堂阿姨和叔叔们辛苦的一天”都是他们曾经采访的主题。还有“小小导游”和“礼仪小使者”社团,为了能够向来宾介绍清楚“我们的学校”,学生平时就要积累与学校生活相关的素材。
3.班级事务委员会。班级的学习、纪律、卫生等一切事务,由学生自主申报、竞选成立的班级事务委员会管理。全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负责的事情,人人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学生在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互换中学会体谅、学会与他人相处,以培养服务意识和同理心。班级事务委员会成员一学期改选一次,每次更换三分之二的人员,以便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4.圆桌会议。针对班级存在的具体问题,各班每月召开一次圆桌会议,孩子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同学之间发生争执该怎么解决?孩子们经过讨论,最后概括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方案一:各自退让一步,达成谅解;方案二:换位思考,“假如我是他”;方案三:同学之间调解;方案四:寻求老师或家长的帮助。这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做成海报,张贴在教室的显眼处,供孩子们进行自我提醒。
5.开心聊吧。开心聊吧是孩子们倾诉心声的小屋,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的研究生志愿者,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哥哥姐姐老师”。他们协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分享孩子们的快乐,化解孩子们的烦恼,提供成长的方法。
6.图书馆讲堂。学校专门为孩子们设立了小讲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主讲专题,由学生负责策划、宣传和组织。这是给孩子们发表“研究成果”的地方。学生自主报名,每周两次,按时举行。学生要想办讲座并不容易,开学第一周就得预约报名,动作稍慢就抢不到机会了。从门票的设计到发放,从话题的选择到制作海报进行宣传,从研究团队的组织到PPT讲稿的设计,包括现场的互动,全是由学生合作完成的。
7.我的成绩我做主。将评价融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活动之中,通过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学业,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和判断能力。
8.干部“派对”。意在给小干部们“支招”,疏导小干部们的心理问题。工作中有成效的小干部们还会收到“神秘人物”的赞许信件,充当神秘人物的有校长、主任、学生喜欢的某个老师或者家长。这些特殊的嘉奖是小干部们获得肯定、激发自信的重要源泉。
9.特色中队。意在把学生的个人成长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之中,“数库精灵”“粉丝大巴”“七彩光巧手迷你社”等特色中队建设让学生“懂规矩、有灵性”。
10.午间金话筒。这是学生练习口才、展示个人风采的空间。每天中午,各班都有几个学生站在讲台前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这已成为我校学生的经典活动。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话: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总是当“观众”的话,是很难真正长大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成长平台。对学生而言,这些构成了他们成长中的“关键事件”。
资料来源于:刘可钦.教育其实很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12.
校长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教师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学校发展的核心最终还是学生,让学生永远站在正中央。这样的价值理念让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中都能找到自身的价值,人人皆有所长,开心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展示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