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道德得以生长的土壤,离开生活,道德是无法进行无土栽培的。”[22]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23]德育活动必须要与生活接轨。我们可以从实际生活中选择有教育价值的德育素材,可以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突发事件、道德情景等,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如对于助人为乐行为的看法,我们可以提供“小悦悦事件”和“托举哥故事”,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下问题:看到别人受到伤害,是救还是不救?是热心帮助还是冷漠以对?助人为乐精神是对还是傻?这样鲜活的例子极易引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和思考,试想,如果小悦悦或琪琪是自己的亲人,那你会做何选择呢?你还会眼睁睁地看着她躺在地上吗?
案例分享
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肇事车辆逃逸,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辆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都对此冷眼漠视,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但最终小悦悦还是于21日凌时32分离世。此事件由此引发国民对于“冷漠”的广泛热议。
资料来源:这一天,他们令佛山蒙羞[N].佛山日报,2011-10-17:封面版.
托举哥
6月3日,广州4岁女童琪琪悬挂在4楼阳台,一名男子徒手爬上3楼防盗窗,足足将女童托举了十余分钟。经过众街坊合力营救,女童最后安全着陆,而他却低头走出小区,消失于车水马龙中。经过几天寻找,6月10日,这名救人男子终于出现。他被称为“黄衣男”,也有人叫他“托举哥”,更有网友称其是“最美路人”。他就是从湖北孝感老家来广州找工作的23岁男子周冲。
资料来源:邹卫.“托举哥”露面被称“最美路人”[N].中国青年报,2012-06-12: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