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育应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智育是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授予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体育是以各项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教育。美育是关于审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四育缺一不可,构成学校完整的教育。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知识,是人全面发展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之一。
相关阅读
刘彭芝的教育理念(有删减)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刘彭芝校长认为:一流的学校所培养的是君子而不是专业人才。君子又是如何被培养出来的呢?她认为,应“打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之间的关节,不断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的教学内容,加大美育的力度、深度、广度”。从前的君子知道成人之美,能够感受到“言语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祭祀之美,齐齐皇皇;车马之美,匪匪翼翼;鸾和之美,肃肃雍雍”。而现代的君子理当超越先人。他们对天地万物、社会之间的感应,都当转化为可审美的对象。语言之美、体魄之美、文章之美、数理之美……美无处不在。此时,无论他是从工、从农、从政、从商还是从事科学,就都是君子。
艺术是人类至性至情的自然流露与表达,彰显着人性的真、善、美。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艺术教育。美育是运用人类创造的一切美——音乐、绘画、诗歌,等等——对人自身进行美的教育,它可以使人心灵丰富,道德完善,思维活跃,身心和谐。美育和德育共同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青少年追求人生的高尚境界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作用于人的心灵和情感的美育必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中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来源:刘彭芝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组.刘彭芝教育思想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