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走进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做出价值判断——至善(1 / 1)

人文社会科学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称,有时也被称为哲学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科等。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15、16世纪时,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7]。

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一般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语言学等除外),在有阶级的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在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人们已经积累了有关社会历史的大量资料,但是未能对社会现象做出全面的、科学的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后,人们才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了全面的、历史的了解。在现代科学发展进程中,新科技革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互相渗透、互相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8]。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不但要像自然科学那样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而且通常还要对研究对象做出直接或间接的价值判断,也就是通常还要回答“合理不合理”“应该怎么样”。也就是说,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往往包含着研究主体对研究对象的价值判断。

在学校中,校长的地位、作用、性质决定了校长一定要具备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并用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引领学校发展,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促进学校师生发展。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一个人在实现了自己个体生命最高价值的同时又惠及他人,对社会、人类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就达到了“至善”的境界。“至善”,出自《大学》一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止于至善”是一个人为人处事达到的最高人格境界或者说最高人格理想。作为校长,要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会对研究对象做出价值判断,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又惠及润泽教师、孩子、家长的生命成长,推动学校、社会的发展,做一个“止于至善”的人。

有的校长认为自己只是一名学校的校长,自己达到“至善”就已经很不错了,怎么可能推动社会、人类的进步,让他人达到“至善”呢?其实一切皆有可能。你是可以的!改变他人,先改变自己!

相关阅读

威斯敏斯特教堂边的墓志铭

在泰晤士河畔,在钟声回**的国会大厦西南侧,耸立着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长眠着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20多位国王,憩息着牛顿、哈代、狄更斯、达尔文、吉卜林这些享誉世界的巨人,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列颠之战”中牺牲的皇家空军将士。在教堂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段广为传诵的碑文: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的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我不可能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我把眼光放得短浅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当我到了垂暮之年,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了。我最后一丝努力的希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哎!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当我现在躺在**,临终之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当初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人;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也许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呢,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能改变!

这段文字令世界许多政要都感慨不已。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段墓文时,顿然如醍醐灌顶,觉得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暴抗暴来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了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最终改变了他的国家。人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思路;人不能改变别人,但可以改变自己。

真的,要想撬起这个世界,它的最终支点不是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是别人,它的最佳支点只能是自己的心灵。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

以下是墓志铭的英文版: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too,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those closest to me,but alas,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bed,I suddenly realise,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who knows,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Just don't give up on trying to do what you really want to do. Where there is love and inspiration,I don't think you can go wrong.

资料来源:威斯敏斯特教堂边的墓志铭.[EB/OL].http://blog.renren.com/share/334999655/5481624584,201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