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附近小学校里传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周爸爸真的很心焦,静姝已经18岁了,再不出嫁就成老姑娘了。也不知道哪个诗人写了这首诗,说是专门写给静姝的,弄得全城都沸沸扬扬。
周爸爸现在的难题是,来了很多求婚者,有的都非常优秀,几轮遴选下来,现在有三位君子候选人。正犯愁呢,这可是女儿的终身大事啊。
第一位小伙子叫桐君,职业是郎中。他是祖传世家,年纪不大,医术却精湛。他最拿手的是医治蛇伤,周南这地方,出城便是深山,百姓经常要往山里劳作,春夏之际,被蛇咬伤的人常常很多,他都是义无反顾地救人,因此留下很好的口碑。由于医术好,业务发展也很快,他们家已经在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中开了好几家分店了。最近,他们家还在筹划,要到邻国去开分店。许多热心人都帮着小伙子介绍对象,他往往很客气地对人说,等等,等等。有一天,他突然听到了小孩子们在纷纷传唱的《关雎》歌,大为心动,迫不及待地往周家去提亲了。他想,凭他的实力,他应该抱得美人归的。
第二位小伙叫卢班,职业是建筑师。这个小卢也是出身建筑名家,相传天朝的宫殿都是他家祖上设计建造的。小卢在天朝大学毕业后,一直致力于把传统建筑平民化,也就是说,他做的重要工作,是平民百姓的安居房设计。他知道,居者有其屋的首要条件便是要造百姓造得起的房子,现在的百姓收入都不高,但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廉价的人力,达到安居的目标。据说,他设计的茅屋零零壹号至零零捌号方案,不仅本城居民喜欢,就连朝廷管建筑的大臣都已经关注了。关于娶亲问题,他也是高不成低不就,别人介绍了好几个官员的千金,他也没怎么动心。有一天,他也突然听到了小孩子们在纷纷传唱的《关雎》歌,也大为心动,也迫不及待地往周家提亲了。他想,凭他的实力,他也应该抱得美人归的。
第三位小伙叫焦中亲,职业是公务员。小焦也是干部世家,祖上做过周朝的大官,一直享有政府的关照,到他父亲这一辈,也还在领导职位上混得蛮好。小焦太学毕业后,随即进了政府部门,从小吏做起。由于他们家有祖传的做官秘方,没几年就好评如潮,势头非常不错,年纪不大,却已经做到本城的副市长了,分管教育和民生。小焦倒不是第一次谈恋爱,他已经结过一次婚,但非常短暂,主要原因是他父母和他媳妇合不来,最终媳妇被父母扫地出门。他父母是这样劝他的:咱们干部家庭,你又有这么好的条件,前途非常广大,你一定会找到更好的,不,一定会有更好的找上你的。小焦是个孝子,也只有听父母的了。有一天,焦副市长到学校检查工作,突然听到学生们在传唱《关雎》歌,不禁心为之一动,随行秘书看出领导的心思,马上调查报告:这歌是唱一个叫周静姝的女孩子的,全城都在说她的美丽。已经有不少人去她家提亲了。焦副市长闻此,急忙回家让父母也去周家提亲。他想,凭他的实力,他应该抱得美人归的。
周爸爸这几天茶不甜,饭不香,研究来思考去,就是定不下来。于是,他灵机一动,听听静姝的意见,看看她愿意嫁给谁。
那么,这静姝内心想的是谁呢?谁也不知道。她内心想的是那位诗人,那位写《关雎》的诗人。她想啊,人生不就是追求幸福吗?人生不就是为了幸福吗?能写出那样美诗的人,一定值得去爱,他一定看到过她,是不是那次本城青年联谊会来参加会议的其中之一俊友呢?说不定是富二代噢。她找啊找,通过各种关系,终于找着了,原来,这位诗人叫南岛,住在城南一角,他并没有参加过才俊大会,他只是城南自由市场里的一个补鞋匠,面容不好,还驼背。他很自卑,但对美的追求却从没有停止过。自从见过静姝一面后,就辗转反侧,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情如泉涌,终于写出了《关雎》。
静姝于是很纠结。她也饭不甜,茶不香。她也知道那三个郎中、建筑师、公务员在追她。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没几天,淑女还是嫁给了君子,这位君子就是小焦。理由很简单:诗人虽浪漫,但养不活自己,此是下下策;郎中医术好,但只能救死扶伤,德大于利,此为中中策;建筑师虽能广厦千万间,但还是在各方面受着政府的牵制,此为中上策;公务员,不管哪朝哪代都是铁饭碗,他能搞定诗人,搞定郎中,搞定建筑师,基本上全搞定,此为上上策。
不嫁上上策,更欲嫁何人?周爸爸周静姝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