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四要(1 / 1)

要以益任事,要以谦防傲;

要以学启智,要以守自安。

【提要】

东晋大臣陶侃曾说:“生无益于人,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所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最重要的是,心中一定要有大众,能够以众为我,这样才能广结善缘,才能成为有用之人。待人要谦虚有礼,不可傲慢自大,目中无人。而且,要不断学习,增广见闻,智慧必然能够开启。要能守住道德,不做对他人不利的事情,并且谨守自己的岗位,才能为人所用,也唯有如此,才能为生命创造更高的价值。

【正文】

《新唐书·裴行俭传》云:“士之志远,先器识,后文艺。”古人修身治学,首重做人的度量与见识,期许达到大仁、大智、大勇的境地。我们都不是一出生就能把人做得圆满的,无不是要通过一次一次经验和智慧的累积。如何累积?以下有“做人四要”:

第一,要以益任事。不论从事任何工作,要能利益他人。当官者,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在家庭,办事要对家人有益;交朋友,要时时想到给朋友利益。如《优婆塞戒经》云:“不念自利,常念他利,身口意业所作诸善,终不自为,恒为他人。”自己若得到好处,也应抱持十方共有的观念,如此才能成就善因好缘。

第二,要以谦防傲。傲慢、自负者,其格局、度量必不大,容易丧失许多宝贵的因缘,改进之道,唯有谦虚。有人问禅师:“宇宙有多大?”禅师回答:“五尺高。”此人不解地问:“多数人皆超过五尺呀,又当如何?”禅师说:“所以凡事不得不低头啊!”意思是我们平时处世对人,在语言、态度上,必须谦虚为怀,不可傲慢自大,方能所向尽通。

第三,要以学启智。学习,是开启智慧、增广见闻的途径。学生学习,增加学历;技术师学习,增强技能;修行者学习,增长道业。不论哪一行业,都须不断学习,才能不断增加智慧。程颐说:“进学在致知。”唯有增进学识,方能将知识推上极致。我们立身社会,怎能不广泛学习呢?

第四,要以守自安。做人要守道、守节、守法、守信、守分,有了美好的道德,如同一道围墙,能保全自己的行为和名声。创业之际,守得住艰难,则成功在望;与人为友,守得住道义,就不致人格扫地;修道者,守持戒律,才能趋向正道。乃至“守口如瓶”者,令人信赖;“守住岗位”者,受人重用。因此,守得住这许多内在的涵养德行,人生就能如履平地,安全坦然。

《菜根谭》云:“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得俗情,便入名流。”做人不一定要成就轰轰烈烈的事业,才称得上成功,凡事利人、处事谦虚、不断学习、守住道德,就是上等之人。

一、要以益任事。

二、要以谦防傲。

三、要以学启智。

四、要以守自安。

【思考】

1.本文说做人有哪四个要点?

2.人际之间的交往,最顾忌的是什么?

3.如何“以守自安”?

4.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做人的原则?

【延伸阅读】智慧如光

习性如灯,可灭可亮;

智慧心起,转下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