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相处(1 / 1)

对贤能者服之以德,对乖张者驭之以术;

对朴拙者赋之以专,对顽劣者教之以方。

【提要】

“人际关系”是最重要,也是最难修的一门课程,而且跟不同的人相处,也有不同的相处之道。与贤能有德的人相处,千万不可以利用权势或名利取悦及**他,因为一位有贤之人,无论行事、言论、心地都是光明磊落的,所以必须有道,才能使之信服。

在面对性情乖张或是顽劣之人,要教之以方,不能弃之不理,要讲求方法,以慈爱、鼓励、赞美,甚至用威力来降服性情刚烈之人。如果能够如此善观每个当下因缘,人我之间的相处,就不会出现太多的冲突与摩擦。

【正文】

人,无法离开群体而独自生活,每个人都要与他人相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往来,便成了人生一门很大的学问。

与人相处贵在相知,尤其“勿以己之长,而显人之短”,彼此要能互相尊重,互相成就,要懂得欣赏对方的优点;能够“观德莫观失”,才能结交朋友。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有四点意见:

第一,对贤能者服之以德。面对贤能的人,我们不可以用权势、金钱、名位来取悦他,而是要以自己良好的品性、德行与之交往,就如荀子所云:“君子易知,而难狎。”因为贤能的人虽然易于亲近,但是如果你的态度轻浮、邪佞,则难以令贤者看重你,所以对贤能的人,要服之以德。

第二,对乖张者驭之以术。面对一些生性嚣张、猖狂、傲慢的人,要如何与他相处呢?要驭之以术!也就是要有“方便”的方法。就如同驯马师要调服顽劣的马,一定要先懂得它的性情,再依它的特性来调御。有时候顺着它的心意,有时候要适时地控制它的方向。待人也是如此,不能一味地打骂责备,而是要先让他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并且要倾听他的声音,适时给予劝告;能有一些对治的方法,才能让他称服。所以对乖张者,要驭之以术。

第三,对朴拙者赋之以专。面对生性比较迟钝、朴实,甚至笨拙的人,我们要怎么办呢?《三国志》云:“贵其所长,忘其所短。”就是说明用人要“知人善任”,对于他的缺点要包容,而善加利用他的长处,并且给他因缘好好发挥。也就是说,对于能力较差的人,应视其能力,交代给他能完成的事,再从旁教导他做事的方法,让他有信心独力完成。因此我们对待朴拙者,要赋之以专。

第四,对顽劣者教之以方。对顽劣、不受教、刚强、下劣者,我们不能把他开除,也不能不用他,但是要有方法让他接受你。例如,用慈爱待他,让他因受到关心,而软化彼此的对立;用鼓励待他,让他受到赞美,而对自己产生信心;或者用威力来降服他,让他受到威迫而能跟随你。所以对顽劣者,要教之以方。

人际相处,要善观因缘、随顺因缘、珍惜因缘,尤其彼此能给自他留有一半的空间,则不但不会有冲突摩擦,还可以保持适当的交流,发生互补的作用。

所以人与人相处,有四点意见:

一、对贤能者服之以德。

二、对乖张者驭之以术。

三、对朴拙者赋之以专。

四、对顽劣者教之以方。

【思考】

1.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有哪些?

2.你如何与生性嚣张、傲慢的人相处?

3.何谓“观德莫观失”?

4.试述一则以关心、慈爱软化彼此对立的例子。

【延伸阅读】满心欢喜

布施财物固然好,无力布施别灰心;

关怀安心也是宝,给个笑容亦如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