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之道(1 / 1)

不要把烦恼带到**,不要把怨恨留到明天;

不要把爱心纵容邪恶,不要把慈悲施与非法。

【提要】

佛门常说“烦恼即菩提”,意思是说当烦恼敲门时,就是增长智慧最好的时机,因为你会想尽所有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空想,躺在**辗转反侧,问题并不会因此而得到解决,所以,不要把烦恼带到**,等身心得到充足的休息之后,思想活络了,问题可能由此迎刃而解。

虽然佛门讲慈悲,对于非法之人或事,我们则不能纵容,佛陀教我们除了要有慈悲之外,更需要智慧,因为没有智慧的慈悲是属滥慈悲,能够“悲智双运”才是学佛之本,也才能找到快乐的泉源!

【正文】

追求快乐,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拥有财富、健康,乃至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却独缺快乐,生命将失去意义。所以拥有快乐,可以说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如何拥有快乐?

一、不要把烦恼带到**。任何人都有烦恼,但是千万不要把烦恼带到**,因为这样徒使自己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并不能解决烦恼。白天纵有不满意的人事困扰,到了睡觉的时候,至少要把它放下,不要带到**。上了床,就要好好地、安安静静地睡觉,睡眠充足,身体健康,快乐就会随之而来。

二、不要把怨恨留到明天。人和人之间,总会有一些芥蒂、不满意,但不要把今天的仇恨留到明天,甚至牢记在心,耿耿于怀。佛经上说出家人“无隔宿之仇”,也就是说不要留滞任何仇恨在心中。一个人如果心中充满仇恨,不但交不到好朋友,也感受不到人生的乐趣。

三、不要把爱心纵容邪恶。邪恶是不正当的,如果你用爱心去包容邪恶,那就铸成大错了。所以佛教强调要“悲智双运”,没有智慧,徒有爱心,往往反被邪恶利用,而招致不良的后果,此即不名为爱心,所以要用爱心去感化邪恶,而不是纵容邪恶,才不会带来痛苦的结果。

四、不要把慈悲施与非法。我们对人要慈悲,指的是对正当的人、正当的事情要慈悲。至于对非法的人、非法的事,则不能纵容,不能施与慈悲,否则就失去了慈悲的意义。慈悲要有智慧,要能分辨是非、好坏,才是真慈悲。

快乐之道有四点:

一、不要把烦恼带到**。

二、不要把怨恨留到明天。

三、不要把爱心纵容邪恶。

四、不要把慈悲施与非法。

【思考】

1.如何才能拥有快乐?

2.为什么不要把烦恼带到**?

3.如何化解心中的怨恨?

4.为什么说没有智慧,徒有爱心,往往反被邪恶利用?请举例说明。

5.试着撰写一篇读后心得。

【延伸阅读】真心为贵

善无大小,心诚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