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澧州(今湖南澧县)的夹山善会禅师,广东人,嗣法于船子德诚禅师。
善会禅师身边有一位跟随他多年的侍者,禅师感念于侍者长期以来的服务,又挂念侍者对佛法的领会未有进步,于是禅师到夹山驻锡之后,便让侍者到各地云游行脚,以增广学识见闻。
可是这位侍者到各处游历,只是漫不经心地走马看花,并未真正在参究学道上加以用心。有一天,他和一位同道谈话时,得知善会禅师在夹山聚众说法,声名远播十方,就停止参学,回到夹山。
侍者来到法堂参见善会禅师,除了向他报告这次外出的经历,另一方面又语带抱怨地说:“老师!学人在外地参访,听说您的禅法很高,既然您有这么高深的法,为什么不早为学人开示,反而还要我到外地去找呢?”
善会禅师微笑地看着他,说:“你过去跟随我,因为只有我们师徒二人,你把我看成跟你一样,只是吃饭、作务而已。现在,有了群众的口耳相传,你听到别人的说法,耳闻目见,觉得我跟你不同,我的身价又高起来了,所以才把你引回来。如今你再看,我有什么不同吗?”
这个侍者听了之后很惭愧,合掌长跪,不敢再有怀疑。
养心法语
许多年轻的学人经常是“此山望见彼山高,到了彼山没柴烧”,对于自己身边的佛祖,他不知道;到外面走过之后,听到别人是百般尊重,才明白自己错过了佛祖。好在这个侍者知道及早回头,知道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老师。所谓“道无古今,悟在当下”,何必要舍近求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