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九年新春告白(1 / 1)

再次走过佛光山的每一步,

回顾开山前开山后这数十载的历程,

心中有着数不尽对信众们的感谢,

期望徒众能以“我是佛光山”,

爱惜这一草一木得来不易,

一粥一饭众缘成就,效法先贤以为典范,

并以继往开来的发心,延续如来慧命。

没有诸位檀那长期护持,

就没有今日的佛光山与

遍及五大洲的佛教弘法事业。

感谢各位护持,

佛光山也愿为大家添油香;

希望来到佛光山,人人都能把佛法、

把平安吉祥带回家。

各位护法、朋友们:

大家新春吉祥,生耕致富!

新的一年莅临,在开春之际,不免要回顾过去与期望将来。想到去年弘法诸事,忍不住和大家报告一番。二〇〇八年元旦,建设两年半的扬州鉴真图书馆落成了,同时举行鉴真佛光缘美术馆开馆剪彩及“扬州讲坛”开坛仪式。扬州是我的故乡,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千年来,骚人墨客为这个古城留下名诗佳篇无数。大清帝国时代,徽商、盐商云集于此,一时富甲天下;扬州城饱含历史文明的风华,更跻身世界十大繁华古都之一。随着鉴真图书馆的落成,扬州讲坛开讲,势必将重现扬州佛学、文化等光彩。

在翁振进馆长的领导下,扬州讲坛首邀长篇小说家二月河主讲“康雍乾三朝政务文化兴替”。这一年来,邀请到当今文化界如钱文忠、马瑞芳、于丹、王邦维、阎崇年、康震、郑石岩、高希均、余光中、李昌钰、崔永元等名家,讲聊斋,读史记,谈论语,品唐诗,说玄奘西行等。陈年故纸堆中再现传统文化的光芒。场场千余人云集,扬州讲坛一系列的盛况讲座,赢得“南扬北百”(指南有扬州讲坛,北有百家讲坛)之赞誉。

扬州鉴真图书馆(满悦法师提供)

说起历史,中国佛教史上近百年来有许多致力于笔耕,以研究佛法、弘扬佛法、护卫佛法的僧人居士。《普门学报》走过七个年头,发行了四十五期,自四十六期起,我提议革新版面,以专题式辑录《二十世纪佛教文选》。内容有比丘、比丘尼、居士、学者撰述佛教与文学、佛教与建筑等题材,以期带动阅读的风气。

社会需要艺术美学的熏陶,提升人们生活的素养。以京剧而言,现代人认为京剧深奥,因此乏人问津。其实剧中情节多是阐述忠孝节义、因果报应的故事,一如佛教以音声作佛事,教人善修身口意,深具教育意义。为此,佛光山邀请“当代传奇艺术”总监吴兴国、林秀伟伉俪于人间卫视讲唱一百出戏剧;之后,由北京市前副市长张百发先生带领的北京京剧院来台巡回演出“京华再现”。希望借由京剧,重拾人与人之间的情义及相互感恩的芬芳美德。

“纸风车319乡村儿童艺术工程”,让高屏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能亲身体验高规格的大型艺术文化演出

当获悉“纸风车文教基金会”为台湾乡村儿童推广艺术的用心,我乐见其成,并在经费上略尽绵薄之力。由菲律宾天主教徒编演,全程以英文呈现的《佛陀传——悉达多太子》音乐剧,在台造成热烈回响,我欣慰欢喜数十年前封闭的山林佛教,今日能走上“国家剧院”,把佛法深耕在普罗大众,以艺术弘扬佛法的新时代。

文学与艺术是鸟的双翼,除了京剧艺术之外,国际佛光会举办“佛光之美摄影比赛”,将殿堂的神圣之美传扬全球;马来西亚《普门》杂志与《星洲日报》联合举办“二〇〇八年星云文学奖”,提供热爱佛教文学的青年朋友们一个公开公平展现心灵写作的善美舞台。

网络是新世纪的弘法传教的利器,佛光山全球资讯网每天有即时新闻暨佛学各项常识内容,一年计有百万人上网观看。此外,香港佛香讲堂开设佛香数位网络电台,透过佛教梵呗与人间音缘的歌曲,带给尘嚣苦恼的世间一份清净与希望。

我在《讲义》杂志发表的《梅约医院检查记》、《关键时刻》、《人生路》、《弘法》、《苦行》、《外婆》等十四篇文章,是我一甲子行过的人生路,为了佛教安忍于人间冷暖与他人毁誉中一点点的体会。承讲义堂结集成书,定名为《合掌人生》,“合掌”取意于我一生全心全意以佛教为命,并至诚恳切感谢十方檀那护法的心情写照。

六月,我到印尼棉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进行近半个月的云水弘法。这期间,我为佛光协会干部开示人生所需,也在佛光菩提眷属祝福礼上谈夫妇相处之道。与大马交通部长拿督翁诗杰谈论管理与和谐,鼓励发心皈依三宝的信众要勇敢承担“我是佛”。当地媒体的关注与报导,让我深刻体会到人心需要佛法的滋润,信众们一幕幕虔诚求法的景象,让我甘愿席不暇暖,忘却长途航程之疲累。

动**不安的社会人心,急需佛法的安定力量。因此就时下趋势,以我七十多年对佛法的体会,为台湾教师生命教育禅修研习营讲“佛陀的教育法”,为佛光会干部说“我能为佛光会做些什么”,为信徒开示“梁皇宝忏的缘起与拜忏的意义”,于中国佛学院讲“和谐”,在社区大学联谊会上讲说“佛教与现代”、“佛教问题探讨”、“佛光山的人与事”等。

十一月七日,我应邀出席“巨赞法师百年诞辰纪念”,并有幸参与大师纪念公园落成。遥想当年,大师满腔护教的热忱,在一九四九年,他作为唯一的僧人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典礼,为建设新中国不惜个人毁誉,毕生为革新佛教奔波,为大法弘传个人身命置之度外。大师虽已远去,他的精神、他的发心、他的宏愿、他的勇敢,永作后世如来佛子的典范。

应邀出席“巨赞法师百年诞辰纪念”(二〇一二年)

如果说文化是甘泉雨露,那教育便是良田种子。九月,台东均一中小学举行校舍新建工程安基典礼,希望为东台湾的教育尽一分心力。此外,讲义堂有意将“Power教师奖”转给佛光山接办,我想可以把奖金提高,以鼓励更多教师在作育人才上极力发挥创意。媒体的教育力量也是不容轻忽的,因此我计划发起“真善美媒体奖”,希望媒体多多重视报导人间的真善美。

南非南华寺为协助贫穷地区居民学得一技之长,举办为期两个月的电脑训练营;凤山讲堂推出佛光山女青年社福菁英讲习会,提供知识青年游学打工的机会;马来西亚沙巴禅净中心和新加坡佛光山分别举办佛学会考;中华佛光青年总团则策划马来西亚弘法之旅及巡回青年座谈,在各项培训课程与座谈中增长青年学子的国际视野与胸怀。

佛光山每年举办的人间佛教学术研讨会、人间佛教阅读研讨会、翰林学人联谊会、社区大学师生联谊会、全台教师生命研习营、佛教文献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行佛所行,人间佛教的奉行者应为建设一个清净善美的人间净土而精进努力。

以英语弘法为当代挡不住的思潮。今年二月、四月由佛光大学佛教学院主办的“世界佛学英文巡回讲座”至菲律宾马尼拉、宿雾、新加坡、马来西亚,与当地的大学青年学生作佛学交流。此次英文巡回座谈获得当地大学学府的肯定,并促进天主教与佛教的交流。佛教需要青年的热力,带团的妙光、妙哲、妙净等为硕士班学生,佛教学院全程皆以英文教学,期望未来佛法深化世界各地,走向国际化的新世代。

对于接引大专青年学子具有国际宏观,佛光山国际促进会计划举办“国际英语佛学生活体验营”,五天四夜课程以英语授课,让青年朋友们兼具英语的能力与佛学的内涵。

寺院是人生的加油站,是开发心灵能源的学校,道场提供广大民众多元化的学习。如欧洲各道场的“日日是好日——茶禅悦乐”,让欧洲人士饱餐茶香与禅味之美;中天寺举办以英文皈依三宝甘露灌顶典礼,度化当地澳大利亚人士;非洲刚果两百多位信众皈依佛门。再者,佛光山、高雄神威天台山合办的“高雄县世界素食烹饪大赛”,让民众经由酥酡美味,尝到无上法味。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世界最佳美食”栏目及美食高清频道(Food Network Asia HD),也到佛光山拍摄佛门过堂仪轨过程。显见方便有多门,佛法在因应不同时代的人心,应有走出去的胸襟,贴近民众的心理需求。

佛光山虽以文化教育为净化人心的主要工作,但慈善救济亦勉力而为。五月初热带气旋重创缅甸,导致数万人伤亡,闻讯后我即刻要泰国曼谷文教中心与当地佛光会员全力投入救灾工作。不久,四川汶川又发生空前大地震,佛光山与佛光会中华总会随即捐助人民币一千万元,并成立“救灾指挥中心”,由慈容、觉培法师担任总指挥,整合全球资源赈灾。各地别分院则设置超荐牌位和消灾禄位,举行“为四川大地震灾民祈福法会”,祈愿借由众人念佛力回向伤亡,祈求生者奋起再出发,亡者得到冥福。

此外,慈悲基金会执行长觉弘法师带领中华总会中区协会会长陈嘉隆、桃竹苗协会会长朱唐妹居士组成的救援队和马来西亚国家佛光搜救队等,他们深入四川地震重灾区,捐助轮椅、救护车,赞助兴建三昧水慈善医院、中兴卫生院、彰明中学、木鱼中学。以“救援、医疗、民生物资、关怀”四合一救灾计划,秉持建设组合屋、成立心灵辅导站、重建学校三大方向,长期进行重建灾区工作。给予他们物质援助,尤其给予精神抚慰及家园重建更是赈灾的重点。

缅甸、四川的救灾,佛光山大众皆是以报恩的谦卑心意勉力为之,佛经言:“上报四重恩。”一切众生都曾为我父母亲眷善友,感恩图报是人人应尽的本分。而鉴于经济不景气波及孩童教育问题,全球各地佛光山道场举办了“关怀贫童园游会”,将所得善款作为贫童助学之用;举办“佛光清寒助学金暨轮椅捐慈善斋宴”、“四十小时饥饿募款活动”等;而为了响应世界节能减碳运动,也举办“佛光丛林”造林计划、“响应节能新生活运动,提倡素食文化”、脚踏车之旅,走入社区呼吁居民用实际行动来积极参与。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以惜福的心来响应及推动环保活动。

去年九月,人间卫视请我录制“佛光山开山记”,介绍了六十五个景物与建筑的历史。四天的时间,我们走过大悲殿、麻竹园、菩提路到云居楼、选佛场,再次走过佛光山的每一步,回顾开山前开山后这数十载的历程,心中有着数不尽对信众们的感谢,期望徒众能以“我是佛光山”,爱惜这一草一木得来不易,一粥一饭众缘成就,效法先贤以为典范,并以继往开来的发心,延续如来慧命。

没有诸位檀那长期护持,就没有今日的佛光山与遍及五大洲的佛教弘法事业。为了感谢信徒的厚德,去年恢复睽违多年的信徒香会,有逾五万护法信众自世界各地海会云集佛光山。万人朝山闻法,皈依受戒,正如我在会上对大家所说的,感谢各位护持,佛光山也愿为大家添油香;希望来到佛光山,人人都能把佛法、把平安吉祥带回家。

佛法与平安都是财富。二〇〇八年国际佛光会世界会员代表大会上,我以“菩萨与义工”发表主题演说,分四点说明:“菩萨是众生的义工,义工是人间的菩萨”、“菩萨倒驾为了度众,义工修行为成菩提”、“菩萨永为苦海舟航,义工常作不请之友”、“菩萨修证阶位不同,义工奉献层次有别”,勉励佛光人效法菩萨义工的精神,以慈悲心普施饶益,以平等心利乐有情。

初冬,南国之境的佛光山依然暖阳高照。十一月二十三日在本山的成佛大道举行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新闻发布暨鸣钟祈福仪式”。上午十时,法鼓山、慈济、华梵、灵岩山、“中华佛教居士会”等,近百位台湾重要的佛教团体代表均出席参加盛会。是日万里无云,此时此刻,台湾、香港、江苏无锡三地同时鸣钟,为世界祈祝干戈永息,人民安乐。明年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由中国佛教协会、“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国际佛光会、香港佛教联合会共同主办,大陆开幕,台湾闭幕,这将是海峡两岸佛教史上的一大里程碑。这场盛会象征两岸三地佛教历史的一大融和,透过会谈研议,为世界佛教开拓新的交流契机。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我飞往美国西来寺,主持为西来寺落成二十周年举办的“国际万缘三坛大戒”,祈愿新生佛门龙象能发起大愿心,为佛教的未来永作护法长城,永不退票地在佛门里安身立命。大法西来,西来寺的一砖一瓦是前人筚路蓝缕,历经血泪辛酸,才有今日的殿宇辉煌。

逝水如斯,不再复返。普贤菩萨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这耄耋老人,举步愈加蹒跚,体力日益衰弱,但学习临济禅师亲身种植行树,只为后人添几分景致。而我一生百年树人,唯愿佛教的未来接棒有人,正法永续,法水长流。行佛所行,是我没有动摇的信念;为了佛教,舍我其谁,这份发心,生生世世永不改变。

新的一年,《佛光大藏经》的编辑工作由佛光山的弟子们发心承担,祈愿佛光人发挥集体创作的精神,三年内完成十六部全藏的辑录;为了让讲师有可依据的教科书,我发起编辑“金玉满堂”传教教材;在《人间福报》刊登三年的《人间万事》专栏结集出书等,希望这些文字供养能让大家有佛法上的受用,也是我上报佛恩的一点心意。愿此一瓣心香,如曼陀罗华,能遍洒三千法界,闻者、随喜者都能同沾法益。

众所引颈企望的佛陀纪念馆,希望明年主馆能完工。这座占地五千坪的纪念馆供奉着佛牙舍利暨佛陀的纪念文物等,四周设计有典雅的四圣谛塔、八正道石塔、经幢等,后有美丽的灵鹫山及恒河景观,完成后将成为全世界瞻仰佛陀的中心,以此阐扬佛陀伟大的思想,报答佛陀盛大的恩泽,同时让大众借以思慕佛陀崇高的人格,并效法佛陀行化五印度的悲心弘愿。

今年我为大众题下的春联为“生耕致富”,三世诸佛皆在人间成佛,诸大菩萨是在奉献中累积功德财富。一块田地要有生机才会有收获,我们要善护菩提心,广结善缘,才能自他成就,共成佛道!

佛光山一年四季如春,灵山处处七重行树,微风吹动而梵音歌吟不绝。每次我弘法行脚回到佛光山,仰望星月如是灿烂,俯首花海如是嫣红姹紫。法尔如是,自家珍宝本是心中流出,不假他人。祈愿诸位入灵山一游,能意会昔日佛陀拈花一笑之妙意,能照见人人本具的无量功德法财!

星雲合十

二〇〇九年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