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5 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1 / 1)

习作指要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比较全面地了解一种事物。

2.引导学生在了解事物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交往。

3.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

4.通过本次的习作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次的习作训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请教别人、查阅资料等一系列的方法,比较全面地了解家乡的一种特产,并能够按照由外部特征到价值或用途(制作过程、方法)的顺序作比较详细的介绍。在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多种学习方法并行的探索能力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次的习作教学力求体现以下特点:在合作中探讨。教学中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究能力是非常适宜的,也是行之有效的。给每个小组布置明确的研究任务,然后指导他们有效分工,合作研究,最后再进行整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开发,智力得到互补,合作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我们的习作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思路提要】

根据本次习作训练的内容和要求,可按照以下思路展开教学:习作准备??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阅读范文,了解习作顺序??合作交流,整合资料??学生写作。

【过程揭示】

一、习作准备

在习作前一个星期,要求学生分成小组,通过采访、上网、阅读文本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一种特产,并做好记录。

二、谈话导入,激发习作兴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吗?

2.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展销会,向人们推荐、介绍家乡的这些特产。

三、阅读范文,了解习作顺序

1.阅读课本提供的例文。

同学们,在这个展销会上,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些特产呢?请大家先读一读沈平平同学写的《银杏》。

2.交流阅读例文的心得。

阅读了例文,有什么收获?沈平平同学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银杏的呢?

(先详细介绍了银杏的外形,包括枝叶、果实,接着介绍了银杏果实的作用,最后用简短的文字介绍了银杏之所以被称为“活化石”的原因)

3.例文的写法对我们今天的介绍有怎样的启发?想一想,你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你的产品?现在我们就按照分好的小组来展开讨论。

四、合作交流,整合资料

1.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采访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等)

2.每个小组推荐一人做大组发言、交流。

(1)小组内准备。

(2)大组交流,本组成员补充。

(3)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或者提出意见。

五、学生写作

同学们把自己刚才在展销会上发言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习作了。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列出提纲。

2.交流提纲,互提补充意见。

3.学生按照列出的提纲写作。

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在今天的展销会上,我们家乡有哪些产品是值得介绍的呢?

生:西亭脆饼、银杏茶、如皋萝卜条、白蒲茶干、蓝印花布……

师:是的,这些都是我们家乡的特产,而且很具有代表性。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志同道合”的战友组成小组,把自己搜集的资料拿出来和组员分享。

(学生纷纷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教室里热情洋溢)

……

师:各小组都已经做好准备了吧?准备用怎样的方式步入你的展台,来一个精彩的亮相呢?

生: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产品是“银杏茶”,所以,我们首先要露一手茶艺表演。(生拿出了水壶)

师:太好了,大家可以一饱眼福了!(全班掌声雷动)

生: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是西亭脆饼。瞧,我们首先会请大家品尝品尝,一吃方知味道好呀!(该小组成员都手拿托盘)

生:我们介绍的是如皋萝卜条,我们不但会请大家品尝,我们还将现场表演腌渍过程。

师:真了不起呀!好,我们翘首以待!

生:老师、同学们,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们的“布衣模特儿队”马上就要向大家走来了!他们穿的、戴的、背的、围的可都是我们家乡的蓝印花布啊!

(教室里一片沸腾)

【评点】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气氛是如此热烈,情绪是如此激动,表达是如此畅快。这样多种形式的展示缘于学生的创作欲望、表达欲望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这样的习作课是充实的、饱满的,有内容,有形式,有活动,有语言,所以是学生真正喜欢的习作课。

(刘 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