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到西来寺的游客、信徒很多,随缘会见了《开放》杂志主编林布翎女士、人民大会委员长万里先生的二公子万仲祥先生、胡嘉华小姐。大家谈得非常欢喜。
除殿堂外,西来寺人最多的地方,便是斋堂。给来礼佛的每一个人都吃得很欢喜,就是弘法。我常告诫弟子在佛门典座是菩萨发心,“酥酡妙味”、“民以食为天”是多么“现实”的问题。做菜不是说将生菜弄熟就了事,尤其是素菜,是要用火功来煮出味道。从中培养兴趣,将做菜看成是写文章,在刀下、铲下,千变万化。
昔时中国菜举世闻名,可是最近的素菜却比不上日本、美国,一道以香菇、黄豆研炼而成的素火腿,在色、香、质、味上都比不上,想当初还是中国先发明的呢!不用心、不求进步、不加研究,在餐桌上自然会被淘汰。
以前在寿山寺替我准备三餐的玉英姑,对她的厨艺和上桌时间的得宜,至今我仍非常怀念。我只要说要吃饭,每次都不超过五分钟菜就上桌,事先都没有预备的请客,四菜一汤只要半小时就可以上桌。后经我多次观察,原来玉英姑在买菜时,就开始预算,时间不够熬炼的菜不买,要花很多手工的菜,请客时不用……经精打细算的思虑,当然上桌的菜就可口又有水准了。这一套如大家都能学会,那真是大众有福了。
这次我安单在“蒙地拉精舍”,徒弟要找我,总不像在西来寺那么方便。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要见我的要事先电话预约,并开放每天下午五时至八时是师徒时间,有事可以来请示,但不供应晚餐。
人不可能独处,总要跟人家接触,在团体中要人家注重,除才华、负责、忠诚外,我想至少要经过十年的历史才会受人肯定。多层面的充实和广结善缘是时下青年要积极修持的。在西来寺的慧成,已六十六岁,每天早课后,就拿着扫帚发心打扫全山的清洁,不仅住众敬重,信徒见到也都很尊敬作礼,是全西来寺最有人缘的法师。
要有人缘必须先要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