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二十五日 星期五(1 / 1)

在空中服务人员轻声慢语的问候声中,从他们手中接过一条热腾腾的毛巾。昨晚深夜十二时三十分,在巴西里约机场登机,飞行了十多个小时,于上午十时进入英国领空。落地后,迎接我们的则是一大片灰蒙蒙的云雾,如飞絮般的撒满天空,很自然的让人联想到英国冬季的大雾与伦敦是齐名的,所谓雾都伦敦一点不错。

英国和里约时差四个小时,故飞抵伦敦时间是当地下午二时,慧海、依益、永有和前行由纽约来此会合的慈庄都在等机,当然还有国际佛光会英国伦敦佛光协会会长倪世健、黄坚夫妇、孙兆贤夫妇、杨孔鑫夫妇、胡玉珍合家等,每次看到机场有那么多人迎送,我总觉不安,认为麻烦别人,浪费人力、时间,和我一向轻车简从不愿增加他人麻烦的个性不符,当我向慧海“抱怨”不应该有这么多人到机场时,在旁的信众说道:“我们知道大师不喜欢人多的排场,但我们今天是来接国际佛光会的会长,是本着佛光会员信条‘我们尊重会员大众,来时欢迎去时相送’。”非常犀利的回话,但我说:“你们应该知道,我已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大家听了哈哈大笑,我也只有在大家的笑声中一一叙旧。

两年前随团到英国来时,伦敦给我的印象是:伦敦本身就是一部英国的历史,因为伦敦拥有古典与现代的美感,不愧是大英帝国的历史文化与政治中心。新闻普及率高居全球之冠,大约有一百三十五种日报和周刊,世界著名通讯网之一的“路透通讯社”(Reuters),创于一八五〇年,对新闻广播界贡献很多。

伦敦是欧洲和美洲的航线中心,虽在北纬五十度以北,但因受到墨西哥暖流影响,远比同纬度地方的气候要温暖得多。伦敦非常重视人民休闲空间,绿色公园、广场到处可见。人口七百万,当时心里想,如果能在大英帝国的政治中心,有一佛光山分院在此,那该多好!想不到两年后的今日,此心愿终于达成,佛光山在英国伦敦的佛光寺,将于后天开光落成。

伦敦佛光寺,原为天主教的神学院,座落于牛津街旁,一百二十多年前由肯特·柏林大主教建的。佛光山取得所有权,并装修为佛堂。它共有两栋建筑,每栋四层,除三宝殿外,另有会议室、办公室、寮房、餐厅、禅堂、图书馆、交谊厅、阅览室、客堂、斋堂、衣帽间等,应有设备均已具足,可提供五百多人活动的空间。我在佛殿礼佛后,依庆、觉彦、慧恭、许秉辉等,已为我准备好一锅热呼呼的稀饭和小菜,我这一生很幸福,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地方可住,都有地方可以吃饭,地球就像是个村庄,到处都有家的感觉。

常有人对我说,我很有福报,做任何事皆很顺利几乎可以说是“心想事成”。然事实上我做事的原则只是“顺”着因缘,种树培其根,种德培其心。凡事不勉强、不违逆、不强求,常与人为善,成就他人,随时培养好因缘而已!

晚,和慧海、慧恭、慧业、觉彦等多人,就目前伦敦佛光寺寺务发展情形,彼此交换心得和看法,依益、永有和刚到英国来进修的依庆,也向我报告了他们的读书计划。

《说苑》上有则故事:宓子贱要去当单父邑宰时,去拜访阳昼,问道:“您对我可有赠言?”

阳昼:“我少年时地位卑贱,不懂得治理人民的方法,却有两项钓鱼的道理想送给您。”

子贱:“请指示!”

阳昼:“当你投下钓丝放下诱饵,迎面就来吸食者,那是阳桥鱼,那种鱼很瘦,肉味不美。假如遇到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又像是吃又像不吃,这是鲂鱼,肉味鲜美。”

宓子贱称谢后即上道赴任。还没有走到单父,那些达官显贵都争先恐后的到马路上来迎接他。

子贱马上吩咐车夫道:“车子开快一点!开快一点!阳昼所说的阳桥鱼都来吃饵了!”

子贱到单父后,对那些没有出迎的贤达父老,都先礼遇任用。

到机场接我的依益和永有,他们都在牛津大学攻读学位,听了我的话,都低下头去,我的话是重了些,但我确实不喜欢出家的弟子给我迎送。

须菩提晏圣在禅室中,莲花色等抢先外出迎接佛陀,佛陀说:第一个迎接佛陀的是须菩提,因为见到空理的人才能见到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