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人(1 / 1)

在生活中,无论是工作、交友,乃至择偶,都会碰到识才识人的问题。能够别具慧眼,观察入微,自可相得千里马,觅得如意郎。然而,“一样米养百样人”,我们该如何识才识人呢?提供以下四点:

第一,看他的度量大小

度量的大小,决定一个人的行为、谈吐、决策与待人,进而决定他的成功与失败。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事”,心如大海,则能包容分歧,容忍失败。有雅量接受别人的批评指教,不会在小事上琢磨、计较的人,往往经得起冰天雪地的考验,能够成就大器。

第二,看他的品格高低

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欲无求的人,能进能退,不会与人计较、比较。另外,品格高尚的人,平时言行坦**、光明磊落,不会暧昧闪烁、谄曲阿谀;与人相处,不会只顾自己的利益,会顾全大局,或替对方着想。其他如慈悲、宽厚、正直、无私等,都是高尚品格的展现。

第三,看他的智慧有无

玄奘大师见窥基大师举止豁达,知道他是个大器,以三车权巧度化,造就出日后的百部论师;徐庶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说二人得一而有天下,刘备识才,不惜三顾茅庐,始能三分天下。因此,识人用人不能固执局限,要看其智慧有无。

第四,看他的能力强弱

识人要识其性,识其能。清朝康熙用张廷玉,乾隆重用汉人,皆是以才取人,不存门户之见,因此,拥有数百年的江山。汉高祖原本不识韩信的军事之才,视他如一般小兵,让他黯然离去,幸有萧何月下追韩信,才有“筑坛拜将”,使他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由此可见,识才若心存偏见,则容易错失良将,唯有了解其能力强弱,并用其所长,才能赢得英杰。

文喜禅师于五台山不识文殊菩萨、梁武帝不识达摩祖师,都是由于不识人,而错失请法的善因缘。所以,懂得识人很重要;能够识人,就有助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