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一生,都要经过求学、创业的过程,甚至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进德修业。所谓“业”,包括自己的学业、事业、德业等,也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为、充实自己的智能、创造自己的功业。所以不管在知识学问、品德操守等各方面,都要日有所增、时有所进,才不会虚度光阴,马齿徒增。关于如何“修业”,有四点看法:
第一,对自己要有信心
一个人什么都可以失去,但不能失去信心,没有信心的人,就无法给人信心。甚至,自己都无法自我肯定的人,当然也不能取得别人的肯定,所以,一个人必须对自己产生信心,对于自己的所短和所长一目了然,认识清楚,才能开拓自己的前途。
第二,对事业要有热心
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希望自己能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甚至越来越富有。不管你从事士农工商,甚至最时髦的科技事业,如果你不进取,没有热忱的心,对自己的事业没有工作的使命感,没有爱好与兴趣,事业必定做不好。所以,哪怕自己只是一个打字员、秘书、出租车司机,或者工厂里的基层员工,最重要的就是对工作要有热心,能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对工作抱持兴趣、热心,不但时间容易打发,人生的意义也会不一样。
第三,对学问要有专心
人生“活到老,学不了”,即使是在学校任教当老师的人,也是一种学习,所谓“教学相长”,所以我们做学问要有一种钻研的心,要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求取新知,有时候就是在教别人,也能从教人当中吸取一些经验,此即“教不倦、学不厌”的治学态度。
第四,对修持要有悟心
每一个宗教,不管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都有各自的修行功课。即使是儒家,他们也重视内省的功夫,乃至要“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修持要有体证、要有证悟,要能感觉自己好像一下子懂了、我明白了、原来这样;能有修持的体验、心得,才能融入自己的身心血液中,才能成为自己人生进取的资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