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头新绿,园丁欣慰;开春新雨,农民欢喜。新生命让人迎接,新人受人瞩目;因为新,带来期盼,带来希望。所以,企业经营要别创新格,物品生产要推陈出新。我们每一个人也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要更新,做法也要更新;不断更新的人,才会有进步,墨守成规、抱残守缺的人,难以开创新局。我们如何更新呢?更新之道有四点:
第一,要有新观念,迎接新生活
观念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行为会表现成为生活方式。一个人的财富多少、成就大小,往往也会受到观念所左右。观念保守执着,限制了人生的进展;观念灵活正向,就会有不同的契机。旧的观念不改,难以配合时宜;有了新的观念,才能迎向未来,才会有发展。因此,我们要迎接新时代,就要用新观念来开创新生活。
第二,要用新精神,从事新事业
我们的精神不断地更新,事业才会不断创新。人类从过去畜牧时代到农业时代,再到工业时代,近代的高科技信息时代,乃至未来急速发展的纳米科技来临。无论你从事什么事业,你要有新精神,随着时代脚步更新,才不会被淘汰。
第三,要有新知识,领导新时代
现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不断地更新,科技不断地进步,医学研究不断针对各种病源,想要找出特效药,甚至哲学思想也不断地出现新理论。无论什么人,都要积极吸收新知,诚如台湾著名出版人高希均所言:“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每个人必须不断阅读;在学习世纪的大环境中,每个人必须要不断学习。”有了新的知识,你才有影响力,才能化导新的时代。
第四,要有新作风,处理新环境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表示有执行力、有新作风、有开创未来的魄力。有新作风,才能处理老问题,才能去除旧包袱,创造新环境。领导人有新作风,部属也要有弃旧图新的接受度,才能彼此配合,带来新的格局、新的气象。
犯错的人改过自新,令人赞佩;初发心的菩萨道心虔敬,给人赞赏;参禅者也要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净化,不断地升华,才能一天一天接近悟的境界。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后,上下耳目一新,走上现代化国家;20世纪初,美国杜威就已喊出:“重新估定价值”;中国近代教育家罗家伦也呼吁,要有新思想,要做“新学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到了21世纪的现代,我们怎能不走上“更新之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