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表示衣服的字很多。
这些字多是象形字和形声字,而且和古代的礼制有关。
举例如下:冠。
贵族男子戴的普通帽子。
“冠”字里的“元”即首,表示头的意思;“寸”表示法度的意思。
冠是身份的象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冠主要是由冠圈、冠梁和缨组成。
缨是冠圈两旁的丝绳。
冠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附件叫“笄”,也叫“簪”,是用来把冠固定在头发上的细长签子。
由于簪和缨是戴冠所必不可少的,所以古代作品中常用来指戴冠的人。
如:“空余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杜甫《八哀诗》)冕。
天子、诸侯、大夫祭祀时戴的礼帽。
从字形上看,“冕”字从“曰”,可知是一种帽子。
弁。
古代贵族男子穿礼服时戴的一种次于冕的帽子。
胄。
古代士兵作战时戴的头盔。
“介胄”指穿戴盔甲的士兵。
如:“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史记·绛侯世家》)帽。
据考证,“帽”字是汉代以后才出现的。
“曰”和“冒”是帽的古字。
古代特指用布帛缝合的圆形软帽,一般不在正式场合佩戴。
到了唐代,帽子已经很普及,而且常常出现在正式场合。
巾。
可以裹头,也可以擦汗。
“巾”是象形字。
戴头巾之风,汉末时盛行。
以后有诸葛巾、东坡巾、山谷巾、程子巾等不同的名目。
衣。
衣服的总称。
古人特指上衣。
《周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意思是说,治理天下从衣裳开始。
可见,衣服是礼仪制度的象征。
裳。
古人特指下衣。
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时说天还没亮就起床,急急忙忙把上衣下衣穿倒了。
襦。
指短上衣,是一般人平时御寒所服。
禅。
指单衣,是夏天的衣服。
亵。
指贴身穿的上衣。
裘。
指皮衣。
如:“五花马,千斤裘。”
(李白《将近酒》)袍。
指长袄,长至脚背,有里子面子,中间絮丝棉或乱麻。
“袍”是形声字,声旁“包”有包住全身的意思。
褐。
用粗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贫苦人所穿。
衰(蓑)。
用草编成的雨衣。
襟。
最初指衣的交领,后来指衣服的前幅。
也叫“衽”。
裾。
指衣服的下摆。
袖。
很长的袖子。
如古代作品中常提到“长袖”和“广袖”。
也叫“袂”。
绅。
指腰带系结后的下垂部分。
古代士大大入朝时,把记事的手版“笏”插在腰带间,叫“缙绅”。
所以后来“缙绅”就成了士大夫的代称。
裙。
指下衣,也就是“裳”。
裤。
古代写作“绔”。
只有两个裤筒,两腿分别套入裤腿,没有裆。
和现在的裤子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