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小说是离不开人物的,就算小说中的主角是一只狗,它也可以算是一个“人物”有它的性格,遭遇等等。。。。。。这其中就离不开围绕着这个“人物”发生的事件,那么事件的发生有它的必然性,前因后果都有有因,这就是我们要谈到的巧合了,你写说不能全是桥合吧?有了好的铺垫,巧合看上去就很自然可信。
那么巧合,铺垫,就成了你下工夫的地方。
以上的东西足以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且各人观点不一,恐怕写出来的也千差万别,在此不过就个人的意见对其中的联系略加评论。篇幅所限,文之草草,也只谈得上小议而已。
最近在起点也看了些玄幻小说,为了主角的快速强大,作者可谓各展所长,让各自的主人公奇遇连连。只是看得多了,总有些难以接受。缺少了伏笔的铺垫,巧合的频繁出现使得文章给人以突兀的感觉,且使得文章的合理性下降。虽然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写作风格,只是这种近似荒谬的成长,个人不是很能接受。喜爱这种写法的读者,可以就此关闭此文的阅读了。
在此先随便说上几个相当常见的关于巧合的例子吧。例子1:a被人追杀,眼看到了生死关头,最后一招出尽,闭目待死时,高人b从天而降,将a救下,将杀手赶走。例子2:a游荡中偏偏遇见高人b,b大呼a为奇才,坚持将a收为徒弟,a成为又一高人。例子3:a路遇一乞丐被打,救之,乞丐为高人b,从此b暗中帮助a度过难关。例子4:a逃难,走过一个地方,发现一队人行踪诡异,杀之,救一少女c,后来发现c为某公主。
个人意思并非指这些情景不应该出现,而是指在没有铺垫的情况下这样的出场总是太棱角分明了,一句通俗的话:就是太假了。从例子1说起:为什么高人总能在最后关头出现,主角总是有那样的好运气?将这个归结为巧合当然可以,不过假如能够缩小巧合的范围,使文章合理性增高似乎更好些。打个比方,如改1:先打下伏笔,伏笔1,某名人d举办生日庆典,其朋友遍布天下,纷纷往贺。伏笔2,传说高人b和名人d的关系也非浅。正题,主人公a被人追杀,听说了这些消息,偷偷逃往d所在城,因为其生日来往人等龙蛇混杂,更易于脱身,结果在通往d处的树林中被堵截。在追杀a过程中,b由于遥遥闻到血腥味(所以说高人不愧为高人),怕对朋友d不利,于是打算过去看看。在打斗过程中,其实b早到了,可是高人自有高人的行事原则,并不打算插手,直到看到a最后一刻使出了某密传绝学,使b确认了a的身份或引发了b强烈的好奇心,这才在最后一刻出手相救。单单从现象和结果上看,改1和例子1是一样的。可是通过伏笔和设定,改1虽然也有巧合,可是总比b忽然跳出,救人就走的巧合看起来要合理些。毕竟纯粹的巧合很难让人相信,巧合的存在也有其存在的基础,通过各方面因素的综合,才得以促使其产生。
再看例子2,原来高人都有随便收徒加在主角所在处找徒弟的习惯,且主人公需要是千年难遇的奇才,这种奇才用眼睛就能看出来或用一两句话就能体现出来。个人以为这样似乎合理性又差了些。继续打个比方,改2:设定1,高人b浪荡四海数十年,晚年想收个徒弟。设定2,高人b想找个合适人选,却由于其要求严格,虽四处寻找,却每每无法通过其考验。伏笔1,主角a所在地人杰地灵,出过不少人才。正题,主角a遇见高人b,高人b为a言谈或某天赋所吸引,暗叹多亏听说此处人杰地灵,果然没有白来。b也曾遇见天赋高者,但人总有缺陷,那些人总是在某项考验中无法通过。b暗中对a进行考验,a除了有天分外,在性格,人品等方面也均合b意(未必是性格好或人品好,看b的喜好了),加上几分运气,无意中竟然通过b刁难的考验。于是b大喜,死活要收a为徒。a在b**下,终成又一高人……设定1可以在b首度为a吸引时写出,设定2可以在b对a的考验中写出。这样的线索伏笔布置,便促成了事件的发生,更易于让人接受些。
接着看例子3好了,高人难道总是躺在地上考验人的善心,而会去救人的也只有主角吗?假如好多人救过了高人,那高人岂不是要为了帮人而四处救火,同时拿个水晶球预测该去救谁了?改3:设定1,高人b由于朋友的背叛,伤心欲绝,从此不相信世间还有好人,酗酒度日。伏笔1,a虽面冷,但心肠好,每次见到乞丐,都会施舍。伏笔2,a脾气极为倔强。正题,a又一次遇见一个乞丐醉酒后无钱被打,上前欲救助。乞丐b不仅不领情,反而大骂a虚情假意,执意不要a救,说a救他就是为了让他欠a人情。打人的酒保冷笑,说此乞丐疯了,见人就骂。(在此便解释了为什么以前没人救他。)a牛脾气上来了,偏要救他,又不要他的人情。a,b纠缠不清,酒保拿钱离去。b问a想要的是什么,a嗤之以鼻。b不信a,从此紧跟a要还此人情,以免以后为a所要挟。a有难关偏偏不要b帮助,虽然过关总少不了b的少许提示。冷战长时间后,两人终惺惺相惜,默认对方为挚友。设定1随着b冰封心灵的慢慢解冻,从只言片语开始慢慢的交代其以往的心灵创伤。
最后是例子4,唉,现在公主真的是不值钱了,随便主角救个女的大多能发现这个女的有公主头衔,或者是身份显赫,某某贵族家千金,某某魔教教主之女。。。难道公主,魔教教主之女就这么多,让主角走在路上能随便一救一个?改4:正题:a在逃难,正准备往e国跑,忽然听商人说e国公主失踪,e国内正在四处搜捕可疑人等,于是不敢深入,在国境边森林中游荡。f等劫持公主,正逃出国境,由于追捕严密,也选择了森林这条道路。f等发现a,怕其透露行踪,派人杀a,反被a杀。a知其必难以善罢甘休,索性先下手为强,斩杀f等后,却发现一少女c。至于是否立即猜出其身份,就看a的性格而定了。
这里只不过是随便举的几个例子,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而完善这种巧合的方法也很多。我这次这样写的目的,只不过是随我所想摆出个大概的情节框架。各人有各人的写法与设定,我也无意干涉作者的写作风格,只是现在发现很多作者为了赶情节,写起作品来如同记流水帐,完全看不出有什么设定,伏笔。一个人物的出场,一个事件的发生,都几乎是独立的,缺乏必要的因果关系。作者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那算那。这种做法,虽然对于网络贴文聊博一笑的作品算不得什么,但假如真想写出一部值得推敲的作品来,显然是行不通的。如何写作,就要看本身作者想写的作品是什么样的了。
本人虽然算不上写手,以前也小写过些文,因此深深明白,通常一个很简单的构思,想要完美的表达出来,没有一定数量的文字是很难的。这也是困扰很多作者的问题:自己的构思很宏伟,可是发现写来写去才只写了如此一点,作品的完结似乎遥遥无期不说,连进入自己想要描述的正题都显得那样困难。个人的意见是,不要急。建议首先写写短篇,练练笔。然后,有了对于情节架构的把握,再开始构思长篇。开始写长篇前,应该要有个打长期抗战的思想准备。既然开始写了,就不要急,一点点写好总比以后回头来重写舒服些。
好了,扯远了,回到正题上来,做个总结吧。个人以为,要完成一部好的作品,不要为了节省篇幅,让巧合百出,更抛弃掉伏笔,否则文章的合理性便会大大下降,让作品读来有种荒谬的感觉。巧合归巧合,也该有种水到渠成的样子,或者开始看起来似乎是太巧了,慢慢的对于此巧合便有了解释,让人恍然大悟般,原来是这样。就这个方面而言,古龙的小说(个人以为,玄幻和武侠本来就很相近)就是这样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