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文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中文1版、2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中文1版、2版。
〔7〕《列宁专题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毛泽东文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古希腊]《柏拉图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1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 解释篇》,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可马可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8〕[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0〕[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2〕[德]黑格尔:《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3〕[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4卷),商务印书馆1960、1978年版。
〔24〕[德]黑格尔:《逻辑学》(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25〕[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2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7〕[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8〕[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29〕[德]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0〕[德]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1〕[德]梅林:《马克思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
〔3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3〕[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
〔34〕[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5〕[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6〕[法]阿尔都塞、巴里巴尔:《读〈资本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7〕[日]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8〕[苏]捷·伊·奥义泽尔曼:《辩证法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9〕[美]伯特尔·奥尔曼:《辩证法的舞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0〕[捷]科西克:《具体的辩证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41〕[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42〕[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43〕[德]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4〕[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45〕[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6〕[德]克朗纳:《论康德与黑格尔》,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美]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49〕[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50〕[法]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1〕[美]蒯因:《从逻辑的观点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52〕[苏]罗森塔尔:《马克思“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53〕[法]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4〕[法]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5〕[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56〕[苏]柯普宁:《科学的认识论基础和逻辑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7〕[苏]柯普宁:《辩证法 逻辑 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58〕[苏]柯普宁:《作为认识论和逻辑的辩证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59〕[苏]罗森塔尔、施特拉克斯:《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版。
〔60〕[苏]罗森塔尔:《列宁帝国主义理论中的辩证法》,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1〕[美]弗朗西斯·苏:《毛泽东的辩证法理论》,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年版。
〔62〕[美]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3〕[美]莱文:《辩证法的内部对话》,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4〕[苏]艾·瓦·伊林柯夫:《马克思〈资本论〉中抽象和具体的辩证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5〕[美]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6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67〕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8〕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6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9〕邹化政:《黑格尔哲学统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0〕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1〕张世英:《黑格尔〈小逻辑〉译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2〕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3〕黄楠森:《〈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
〔74〕孙正聿:《孙正聿哲学文集》(第1-9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5〕王天成:《直觉与逻辑》,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
〔76〕孙利天:《论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7〕邓晓芒:《思辨的张力》,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8〕邓晓芒:《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9〕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0〕何中华:《哲学:走向本体澄明之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1〕王南湜:《辩证法:从理论逻辑到实践智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2〕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3〕宋继杰:《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下卷),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二、外文参考文献
〔1〕Marx-Engels Werke,Berlin,Dietz,1956-(40 volumes).
〔2〕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Collected Works,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1975-(50 volumes).
〔3〕MEGA Karl Marx,Friedrich Engels:Gesamtausgabe,Berlin,Dietz,1975-,Akademie,1993-(some 60 volumes).
〔4〕Marx-Engels-Jahrbuch,Berlin,Akademie,2003.
〔5〕Albritton,Robert,Dialectics and Deconstruction in Political Economy,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9.
〔6〕Althusser,Louis,For Marx,London,Verso,2005.
〔7〕Anderson,Perry,Passages from Antiquity to Fedualism,London,New Left Books,1974.
〔8〕Arthur,Christopher,The New Dialectic and Marx’s Capital,Leiden,Brill,2002.
〔9〕Beamish,Rob,Marx,Method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ur,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2.
〔10〕Fine,Ben,Marx’s Capital,London,Macmillan,1975.
〔11〕Itoh,Makoto,The Basic Theory of Capitalism:The Forms and Substance of the Capitalist Economy,Hampshire,Macmillan Press,1998.
〔12〕Marsden,Rechard,The Nature of Capital,London,Routledge,1999.
〔13〕Moseley,Fred (ed.),Marx’s Method in Capital:A Re-examination,Atlantic Highlands,Humanities Press,1993.
〔14〕Paolucci,Paul,Marx’s scientific dialectics,Leiden,Brill,2007.
〔15〕Rosenthal,John,The Myth of Dialectics:Reinterpreting the Hegel-Marx Relation,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8.
〔16〕Wood,Euen,The Origin of Capitalis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99.
〔17〕Zeleny,Jindrich,The Logic of Marx,Oxford,Blackwell,1980.
〔18〕Harvey,David,A Companion to Marx's Capital,Verso,2010.
〔19〕Bidet,Jacques,Exploring Marx's Capital:Philosophical,Economic and Political Dimensions,translated by Fernbach,Brill,2007.
〔20〕Croce,Benedetto,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Economics of Karl Marx,translated by Meredith,George Allen & Unwin,1914.
〔21〕Lebowitz,Michael,Following Marx:Method,Critique and Crisis,Brill,2009.
〔22〕Sayer,Derek,Marx's Method:Ideology,Science and Critique in Capital,The Harvester Press,1979.
〔23〕Smith,Tony,The Logic of Marx's Capital:Replies to Hegelian Criticism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24〕Adorno,Negative Dialectics,translated by E.B.Ashton,The Seabury Press,New York,1973.
〔25〕Gadamer,Dialogue and Dialectic:Eight Hermeneutic Studies on Plato,Yale University Press,1980.
〔26〕Habermas,Theory and Practice,Cambridge,Polity,1986.
〔27〕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Cambridge,1987.
〔28〕Habermas,Postmetaphysical Thinking:Philosophical Essays,MIT Press,1992.
〔29〕Jameson,Fredric,Postmodernism,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30〕Rorty,Richard,Objectivity,relativism,and tru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31〕Rorty,Richard,Consequences of Pragmatism,Harvester Press,Brighton,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