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研究概况
我国学术界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经历了一般性流派人物评介到理论问题研究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国外马克思主义教材一般性评价之外,还出版了多本专门论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专著,根据中国知网统计,学术界已发表研究性论文1000余篇。一些代表性著作陆续被翻译成中文,也为学术界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基础。
近几年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很多代表性著作被翻译成中文,主要有: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斯·奥康纳的《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约·贝·福斯特的《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Ecology Against Capitalism,中文版译为《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生态革命:与地球和平相处》(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乔尔·科威尔(也译作“克沃尔”)的《自然的敌人:资本主义的终结还是世界的毁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加拿大学者本·阿格尔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威廉·莱斯的《自然的控制》(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满足的限度》(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英国学者戴维·佩珀的《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现代环境主义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特德·本顿主编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乔纳森·休斯的《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法国学者安德列·高兹的《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生态》(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致D情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日本学者岩佐茂的《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等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从整体上和专题性上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专著主要有:陈学明的《谁是罪魁祸首:追寻生态危机的根源》(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刘仁胜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版);徐艳梅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曾文婷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庆出版社2008年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王雨辰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后发国家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李世书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姚燕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赵卯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主旨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倪瑞华的《英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郑湘萍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理论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万希平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沈月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价值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吴宁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简论》(中国环境出版社2015年版);侯子峰的《自然的解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莫放春的《马克思的生态学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刘晓勇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等著作。
除上述一般性的研究之外,我国学术界还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和具体人物的思想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著作有:郭剑仁的《生态地批判: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康瑞华等的《批判、构建、启思:福斯特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胡莹的《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贾学军的《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仇竹妮的《控制与服从的辩证法:威廉·莱斯生态批判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汤建龙的《在萨特和马克思之间:安德瑞·高兹早中期哲学思想解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温晓春的《安德烈·高兹中晚期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朱波的《高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王青的《泰德·本顿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等。
除上述一般性和专题性研究之外,学术界还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和核心理论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