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思《五行》新探
简帛《五行》的出土和发现,是先秦儒学史研究中具有里程碑的事件,它不仅使长期遗失的儒家典籍重见天日,在传统的文献之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文本资料,更重要的,它还使一度模糊不清的思孟学派开始重新被人们认识、了解。《五行》属于子思学派,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尚存有争论的是,《五行》到底是子思本人的作品,还是成于其后学之手,尤为关键的是,它是成书于孟子之前还是孟子之后?由于主张《五行》晚出的学者,多是从分析《五行》的思想出发,认为《五行》“推理的环节很多”,“似过于复杂和抽象”,又“折衷了孟子、荀子的思想”,不像是孟子以前的作品。[1]这样,《五行》的年代与思想又被密切联系在一起,而后者则是《五行》研究中颇有争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五行》的思想作出进一步的探讨,并由此确定它在思孟学派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