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广播电视大学与开放教育(1 / 1)

成立于1958年的天津红专广播函授大学是我国第一所以广播函授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远程教育高等学校,最早利用电视作为教学传媒的是1960年成立的北京电视大学,其后于20世纪60年代初成立的有沈阳广播电视大学、哈尔滨广播师范大学、哈尔滨电视大学、上海电视大学、广州广播电视大学等。从1960年到1966年,北京电视大学共培养出8 000多名毕业生和50多万人次的单科结业生。

“**”十年动**,广播电视大学办学中断。直到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和批示下,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筹建。197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工作会议的报告》,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性质、组织领导、招生对象、招生办法以及编制、经费和设备等问题进行了规定。同年,中央电大和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大同时开学,通过广播电视技术开展远程教育。到1980年底,广播电视大学体系已初步形成。同时,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形成了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运行管理机制。电大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了学生学籍管理、毕业生分配等相关管理制度。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根据统计,1983年,在学规模已突破40余万人。

为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教育的优势,推进广播电视大学发展,1987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广播电视大学专业设置审批权限的暂行规定》。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广播电视大学暂行规定》,对广播电视大学的性质与任务、设置原则和标准、审批程序、各级电大的职责、电大的教学和管理体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是一段时期内电大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依据。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广播电视大学招收高等专科“注册视听生”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996年,国家教委同意中央电大举办“专升本”教育试点。同年,国家教委电教办印发《关于加强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增强系统意识。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发展,逐步转入开放大学发展新时期。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1999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对招生注册、教学和教学管理、考核工作以及毕业验印等方面进行试点改革。2005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通知》,明确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任务是为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校外教学支持服务,同时也可为教育行政部门、办学机构提供专项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支持服务。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确定由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云南省五省市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承担改革试点任务。2012年,教育部陆续批准成立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开放大学。201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对办好开放大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做了全面、详细的阐述,提出12项重点任务,强调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成果,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到2020年,初步建成中国特色开放大学体系。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国电大逐步发展成为一个遍布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程教育办学系统。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渠道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