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对高等教育影响程度的提高,高等教育内部的竞争和分化情况对学校运行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这种情况自然会对学校自身的发展能力、学校特点等产生更高的要求。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和自身能力最终会成为左右学校本身生存和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方面之所以存在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对市场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差,学校对政府的依赖性强,而自我发展能力相对较弱。在这样的情况下,评估内容中增加对学校自身办学宗旨的考察,有助于强化学校的主体意识、自我负责精神和自我完善的进取心,使学校提高独立能力和生存能力,以便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成为现实。
只有每个学校都有符合自身情况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才能使学校在实现其宗旨的持续努力中提高自身的能力,表现出个性化的发展特征,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多元化。所以,评估内容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当前高等教育评估的内容和形式还有很多的局限,现在政府评估的主要内容还是教学评估,在综合评估的研究与设计中,关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制度建设、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学校资源的利用效果和计划实现的情况、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内容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以后的发展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另外,我国的评估还缺乏学校自我评估的地位,从质量持续改进和质量保障的角度而言,学校的自我评估是非常有价值的评估形式。自我评估可以使学校始终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和问题所在,为持续改善学校的教育水平提供决策的依据。目前我们的内部评估还仅仅是教学评估,虽然教学是学校组织活动的关键内容,但毕竟学校组织活动是整体性的,学校运行的很多方面都会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和学科建设等产生影响。所以,内部的教学评估代替不了对学校运营情况的全面自我评估。学校自我评估是质量保障体系自下而上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也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本身的科学性是评估作用发挥得好坏的重要制约因素。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起步晚,我们在评估技术、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还存在不足,这一切必然会使当前评估的科学性受到影响。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加强元评估研究,目的不仅是提高评估的技术和理论,更要提高我们对评估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能力,让评估更好地发挥质量保障的作用。我们还需要加强评估的证据文化建设,加强评估专业队伍建设,加大对评估建设方面的财政投入,使评估的长远发展得到保证。
在质量保障体系中,评估是发现高等教育中的问题、改进教育决策和制定新的决策不可或缺的手段。因为评估可以使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教育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现有的评估绝大多数是事后检查性的评估,与重要政策的制定关系不大。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出台了很多重要的改革方针和政策,但有些并不是在对实践情况进行认真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与政策的适切性和稳定性等因素关系密切,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还要注意提升评估的政策意义。
[1] 郑富芝、范文曜:《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国别报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此条在2015年做了修改。
[3] Hu Zuying & Qu Hengchang,Quality Assurancce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Research Discoveries and Evaluation Experiences from Five Continent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98.
[4] 魏红、申继亮:《背景特征对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影响研究》,载《高等教育研究》,2003(4)。
[5] 宋映泉、田勇强:《评价课程还是评价教师?——关于影响学评教结果若干因素的实证研究》,载《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3)。
[6] 陈国海:《高校学生评教若干问题的实证研究》,载《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1)。
[7] 杨小慧、魏红:《北京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现状分析》,载《高等理科教育》,2005(1)。
[8] 魏红、赵可:《高等学校学生评价教学方式比较研究》,载《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1)。
[9] 魏红、钟秉林:《我国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基于96所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文本的研究》,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
[10] 樊未晨:《匿名举报邮件揭露学校迎上级评估作假四大手段》,learning.sohu.com/20041124/n223146725.shtml,2018-08-07。
[11] 樊未晨:《匿名举报邮件揭露学校迎上级评估作假四大手段》,learning.sohu.com/20041124/n223146725.shtml,2018-08-07。
[12] 王京:《周济:保证公平性 教学评估不向高校收费》,www.people.com.cn/GB/jiaoyu/1053/2944526.html,2018-08-07。
[13] 钟秉林:《抓好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载《中国高等教育》,2012(19)。
[14] 网大:《网大1999中国大学排行榜:排行榜概论》,rank1999.netbig.com/cn/n_authority/1.htm,2018-08-07。
[15] 网大:《2000年中国大学综合排行:排行榜的总体设计思想》,rank2000.netbig.com/cn/preface02.htm,2018-08-07。
[16] 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2004:2004年排行榜的改进》,rank2004.netbig.com/cn/rnk_0_0_1.htm,2018-08-07。
[17] 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2005:排行榜阅读提示》,rank2005.netbig.com/cn/rnk_0_0_1.htm,2018-08-07。
[18] 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2007:2007排行榜的改进》,rank2007.netbig.com/cn/rnk_0_0_1.htm,2018-08-07。
[19] 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2008:2008排行榜的改进》,rank2008.netbig.com/cn/rnk_0_0_1.htm,2018-08-07。
[20] 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2008:2008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指标体系》,rank2008.netbig.com/cn/rnk_0_0_2.htm,2018-08-07。
[21] 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rank2013.netbig.com,201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