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名人都跟南岳有着某种联系,《南岳志》借此机会记录下了他们的各种轶事,并且偶尔对他们的生平添枝加叶,有所扩充。倘若是在写《费城历史》的话,谁又能忍耐得住,不去谈论诸如克里斯托普·索尔与第一部德语《圣经》、富兰克林及其关于闪电的实验,以及其他一些当地著名人物呢?在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可能睡过的一张床偶尔也会成为一篇有关这位未婚女王的博士论文题目。
谁在描写南岳时会闭口不提李白(701—762)和张九龄(673—740)呢!张九龄在唐明皇在位时是一位炙手可热的政治家和诗人。736年,在皇帝生日那天,别人都献上了稀罕和昂贵的礼物时,他只献上了一组明智的格言。在年轻的时候,他曾与亲戚们通过信鸽保持通信,并且称那些信鸽为他的“飞奴”。
李白在7岁时就能写诗,并被皇帝召到宫里去进行殿试。他表现得如此才思敏捷,以至于皇帝龙心大悦,惊呼:“这孩子头脑的发育远远超过了他的身体。”根据庆璋(Ching-chang)的描写,李白的眼神就像是“秋波”,而且张九龄称他为自己的“小朋友”。他沉醉于研究道教,并且因其苦行修炼而瘦得像是一副骷髅。他还因此得了一个绰号:“枯槁叶圣”。他的藏书楼里有3万册书。
这个编年史的部分里还有“天才三巨头”中的杜甫,他“以诗体写历史,把他的诗歌当作药方给疟疾患者治病”,从皇帝那儿得到了紫袋,并且游览了南岳衡山。他那些伟大的诗歌是否从衡山得到了灵感,这将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这么一位天才的诗人在神圣火山上居住期间一定写下了不少诗篇,赫拉克利特[1]难道不是相信一切都起源于火吗?
《南岳志增编》第十卷中对于英雄和神仙有一个简短的介绍。令编者感到自豪的是,他的前辈只提到了60个人,而他却把这个人物志扩展到了443人。
据说人类祖先神农真的在这儿住过,并被称作是农业之父。他发明了犁,还有用来舂谷物的石臼,并且请人写了一本有关草本植物的书。人们最初是如何开始播种和收割的事仍是一个秘密,但是有关神农的故事说,有一个谷穗从天上掉到了他的跟前,而他凭直觉领悟到了该如何种植谷物。这跟蒙达敏和海华沙的故事[2]在细节上完全不同,但两者都认识到对于某些事情需要做出解释。神农是人民的大恩人,所以他成了皇帝——“开荒种地的皇帝”。《衡山春秋古风》所记录的事实使我们能够把他的生卒年定为公元前2737至前2697年。但当我们发现他的第13个孩子是个神仙时,对于书中细节的信任度便打了折扣!
“赤色长生不老药之王”祝融是另一位古代的君王,他所干的最有名的事就是利用音乐的吸引力来祭拜天神和使人民和睦相处。“他熔石炼铁,制作刀、锯、斧,使得天下太平六千年。”据说他受神谕,在尧统治时期将治水不力的鲧打板子。他还成了黄帝的六位顾问之一。《六韬》的说法是正确的吗?他将自己的火焰宫就建在南岳最高的山峰上,因为“他通过在五种木头上钻洞而发明了火”。作为鲧的儿子,禹觉得必须以自己的行动来挽回他父亲的声誉。所以从7岁起,他就放弃了音乐,开始学习防洪治水。后来他听说有一本宝书也许可以帮助他,但不知道在哪儿能找到它。所以他就来到了衡山,并在白马峰上设祭和祈祷。那天晚上,一个身穿绣衣的苍水使者来到了他的梦中,命令他到黄帝峰上去斋戒。禹斋戒了三个月之后,便前往金简峰,并在那儿找到了金页玉字的宝书。从那本书中,他学到了如何治理洪水,后来他出于感激,把成功归结为上天,并在五岳的山顶上立了石碑,以标明水位的高度。至于南岳上的那块大禹碑,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
祝融又称祝诵,由于他能钻木取火,所以绰号叫赤帝。他被葬在了衡山,所以那儿有一座山峰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祝融是火之神。按照评注者虞翻的说法,祝的意思是“大”,融的意思是“亮”。而按照韦昭的解释,祝的意思是“本源”。作为五经之一的《礼记》在提到祝融时说,“祝融乃初夏之神”。
两湖学政管大勋曾两次被派到衡山来献祭。明太祖曾经梦见赤天上有个洞,他必须通过给黑神建一个寺庙来进行弥补,但他画蛇添足地让一条小溪改道从寺庙的后面流过。而那位博学的学政看出,挖这条从山顶上流下来的小溪实际上已经弄伤了龙的背脊,而要补救这一点,就必须让这条小溪回到它原来的河道,即从寺庙的前面流过。为了让人们能够到达寺庙,他建造了一座小桥,从此那座桥被称作了接龙桥。这使我回想起以前访问中国时听说的一件在一座突出的山脊上发生的同样的事,以及中国最伟大的一位学者为了补救这件事而做出的努力,这些我在《中国十八省府1910》一书中已经描写过了。
地方志中所纪念的不仅仅是男人,其中也讲了尼姑高氏的故事。她5岁时就成了孤儿,由祖母教诲长大,使她成为一个聪慧的女孩,17岁就成了婚。第二年,她的丈夫和孩子都得了病,尽管她从手臂上割下一块肉来为他们治病,但他们两个还是都病死了。有一位老尼姑前来安慰她,所以她就出家当了尼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烧香、拜佛和念经”。后来她穿上了青衣,作为她自己的一个标志,平时只吃没有烧过的生的食物,并且用不停劳作这种方式来伤害自己的肉体。她的邻居们都以敬畏的口吻讲述她们如何从小洞中窥视她,并看见她升了天。在当了17年的“未亡人”之后,她离开了家乡,在南岳度过余生。
从前在南岳有一个神仙能够传授“明镜”之道。西方的每一位家庭主妇无疑早就已经采纳了这种理论,但经常不能够实践它。在《南岳志》第四卷第4页上可以找到下面这段英译文的原文:
梁张汝珍,南阳人,居南岳。遇神仙授明镜之道,曰:照物理者天也,照物形者镜也。天之道,以清镜之体,以明人能存。天清镜明,澄心静神,则至道成矣。处其室则白自生,定其心则道自生。
Chang Ju-chen of the Liang dynasty was a native of Nan-yang. He lived on the Nan Yo,and on one occasion met a fairy who gave him the principle of Clear Glass,which is this,What reflects or illuminates the nature or principle of things is Heaven: what reflects the form or shape of things is glass.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is purity,or glass clearness. A man who possesses the purity of Heaven and the clearness of glass can wash his heart,quiet his spirit,and achieve becoming a fairy.
下面是对这同一段话的另一种更具学术性的译文。它显示出在把中文的象形文字转化成英语句子时会具有各种微妙差异的可能性。此外还必须告诉大家,上面那段译文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中国人翻译的。
Chang Ju-chen...met an Immortal who imparted to him the Way of the Bright Mirror,saying:“That which reflects the principle of things is Heaven: that which reflects the form of things is a mirror. The Way of Heaven is purity,the essence of a mirror is its brightness. He who is able to make his heart clean and to tranquillise his spirit,will achieve the perfection of Tao.”
王十八先生似乎是一个具有仙术的人。有一次他碰见刺史刘晏,便给了对方三粒药丸,并告诉他,每一粒药丸都会给他添10年的寿。30年过后,王十八又来了,这次他给了巡抚刘晏一剂卤水,巡抚喝了之后,就把这三粒药丸吐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巡抚的侄子一把就夺过了这些药丸,并随即吞了下去。王十八神情严肃地对他点点头:“看来你对于道情有独钟,你会得道的!”说着他就离开了。
这种对于仙丹的迷恋具有浓郁的道家色彩。《南岳志》中有关老虎、豹子、狼人、蓝鸟等动物禽鸟的许多故事也是如此。仅举一个例子就足以说明问题。王妙想靠戒食五谷和在早晨打坐练气功,因此开始变得能够看见五色云彩和听到天籁之音。后来她终于得道成仙。她的房间里充满了彩色祥云和芬芳的香味,天籁之音震撼山谷,光芒照耀,就像天上有10个月亮。一队天神从云端上下来:有一千辆马车组成浩浩****的队伍,十尺高的巨人骑着龙、鹳、麒麟和凤凰,扛着长矛、旌旗和锦旗。在队伍的中间是一辆由九条龙拉的双轮战车,上面坐着一个身披羽毛的男人,腰间挎着剑,头戴一顶镶满宝石的帽子,从他身上放出光来。队伍的后面是成百上千的仙女。当王妙想向这位男人朝拜时,后者赞扬她30年的修炼和虔诚,并称赞她在得道和将道发扬光大上堪称是万里挑一,并当场给了她两套书和一瓶仙丹。他连续三年前来看望她,10年之后她就升天了。
唐氏修炼道教,学会了如何将锡变成银子,所以有许多人想要跟他学艺。有一个姓柳的人在株洲的一家旅店里碰到了他,并且靠深谙炉火的奥秘而跟他结识。他们一起旅行来到了南岳。有一天晚上,在一家破旧的旅店里开玩笑的时候,柳氏突然说:“大叔,我知道你掌握了炼锡为金的秘密,教教我吧。”但是唐笑着回答说,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学会这点本领,不能这样性急地就把它传授给别人,但他提出可以到圣山上去教他。柳氏闻此大怒,从包里抽出一把剑,用它把一块铁皮分为两半,并且威胁说,除非他肯教自己,否则就要杀死他。唐在惧怕之下,便将秘密教给了他。于是柳氏现身为太上老君派到人间来巡视点金术秘密是否保存妥当的十名神仙之一。他一点头,唐氏就消失了。
赵某是一个进士,他迷上了在一个书房里挂着的一幅画中的姑娘。身为术士的画家告诉他说画中的姑娘名叫真真,并将那幅画送给了他。他还告诉他要呼唤她的名字100个昼夜。最终她终于回应了他。赵某请她喝酒,她就从画中走出来,跟他结了婚,并且为他生了一个儿子。有一个朋友向赵某告发说她是个妖精,并且主动提出要杀了她。那天晚上,她含着眼泪跟他说,自己原来是南岳的地母娘娘,但她不能跟怀疑她的人共同生活下去。于是她带着孩子走进了画里,并且吐出一口气,于是赵某便拥有了一张圣母和圣子图。
[1] 赫拉克利特(Heracleitus,约前540—约前470)是古希腊哲学家,他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
[2] 蒙达敏(Mondamin)和海华沙(Hiawatha)都是北美印第安人神话中的人物。海华沙的父亲是神话中的西风神,母亲在分娩他的时候去世,所以他是由作为月神之女的祖母抚养成人的。长大以后的海华沙第一次冒险就是跟蒙达敏(玉米之神)摔跤决斗,海华沙摔倒了对方,因而为人类赢得了玉米这种重要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