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慈善”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近几年,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战略慈善理念逐渐被中国慈善家了解、认同、实践。越来越多的大额捐赠者开始建立以个人(家族)或企业命名的基金会、慈善信托,甚至开始触及影响力投资等前沿慈善工具;认真招募专业团队探讨慈善事业的战略定位,也越来越自觉地发挥自身优势设计核心项目;在对外捐赠时,也明确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开始深思熟虑、有选择性地捐赠。
1.战略慈善的特征
战略慈善概念最早源自企业慈善研究。迈克尔·波特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企业慈善行为的竞争优势》这篇文章中提到,战略慈善能有效地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社会、慈善机构获益。战略慈善的四个原则及五个步骤,见表3-1。
表3-1 战略慈善的四个原则及五个步骤
战略慈善的四个原则战略慈善的五个具体步骤
1.选择最佳的受助者;
2.向其他捐赠者释放信号,以获取更多的捐助;
3.改善受助组织的绩效;
4.推动知识和实践不断更新。1.明确的资助方式;
2.确定预期达到的影响;
3.确定参与的程度;
4.确定时间框架;
5.明确捐赠背后的目的。
后来,战略慈善理念吸收变革理论与系统思维的精髓,并受到大慈善家和家族慈善重视。与传统的慈善方式相比,战略慈善更加注重效率和影响力,并具有以下五点特征:
(1)关注全人类需要应对的重大问题,而不是一般性社会问题;
(2)关注长期影响而不是解决一时问题;
(3)找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探索可复制可规模化的方式或手段;
(4)强调社会变革,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资助;
(5)长期可持续,使社会影响力最大化。
2.战略慈善的评价指标
2017年,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研究团队从“价值、行为、结果”这三个维度,提出“战略性、专业性、创新性、多赢性、长远性、引领性”六个指标来衡量大额捐赠者的战略慈善表现,见表3-2。
表3-2 战略慈善评价指标详解
指标具体指标
战略性
(使命、价值、策略)1.基于使命【清晰目标】和社会责任而捐赠;
2.聚焦于解决对未来至关重要的根源性社会问题,强调改变而非临时帮助;
3.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整体思维,从全局出发、用综合方法、强调跨界合作);
4.在项目设计和运作中运用催化式慈善理念和方法;
5.发挥捐赠人的独特优势(借鉴商业领域的经验和资源)。
专业性
(行为)1.组织化:有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良好运作;
2.用专业方法进行工作,或其项目模式可规模化或复制;
3.公开透明,法人治理,专业管理。
创新性
(行为)1.挖掘新的问题/领域(空白点或全新角度);
2.探索新的模式(被同行学习借鉴、复制);
3.总结新方法、技术;
4.其他创新之处。
多赢性
(结果)1.社会效益:受益人正面变化大,影响群体广泛,影响深远;
2.出资人的情况也得到改善;
3.慈善组织或行业受益(利益相关方均获益)。
长远性
(结果)1.考虑长远影响,至少对未来20年之后仍有影响;
2.持续投资于特定领域;
3.允许试错、包容失败(而不仅仅追求短期效应)。
引领性
(结果)1. 激发、撬动其他资源(合作、配比、联合资助等);
2.号召性(对社会和同行的影响力);
3.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
(1)战略性
战略性是“战略慈善”的关键因素,从价值、策略维度对慈善理念和行为进行规划,具体包括四方面含义:第一,大额捐赠等慈善行为基于使命和社会责任而产生,这意味着捐赠用途能体现出清晰的使命;第二,善款使用聚焦于解决对未来至关重要的根源性社会问题而不是表面现象;第三,能用整体思维,从全局出发、用综合方法、强调合作,提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第四,能发挥捐赠人的独特优势。
(2)专业性
现代慈善是一个专业系统,需要通过专业组织和职业团队的运营、采取专业管理和专业工作手法才能保证善款善用、实现捐赠人解决社会问题的初衷。专业化还意味着采取有效、高效的模式,其慈善产品或公共服务可被复制或带来规模化效应;也意味着善款使用和组织运作过程中的公开透明、值得信任。
(3)创新性
创新是行为维度的指标,指捐赠使用过程中,对新问题或新领域的探索、对新模式的开发,采用新技术、使用新方法,或者其他有所创新、值得借鉴之处。
(4)多赢性
多赢性是结果维度的指标,指捐助行为的利益相关方均从中受益,比如捐赠人捐献资金与资源,获得个人成就感、企业核心竞争力或家族传承等方面的回报;捐赠带来的社会效应让非特定群体或公众受益;而慈善组织或公益行业也因此得到资源发展、能力建设或行业生态环境的改善。
(5)长远性
社会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解决需要投入持续的努力和探索。战略慈善强调慈善规划中要考虑长远影响,持续关注推动特定领域的发展,而不是仅仅追求短期效应。同时也要有社会创新精神,能允许试错,包容探索过程中暂时性的失败。
(6)引领性
引领性从结果的维度,强调战略慈善的杠杆作用,采取催化式慈善的思维,激发、撬动其他资源投入,共同解决社会问题。同时捐赠人或执行机构本身也能成为行业典范,带动其他人的参与或影响其理念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