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灾害救助和疾病治疗等方面,慈善合作与政府间的合作相比更加灵活。特别是当一些国家间、政府间正规交往不顺畅的时候,民间慈善可以作为缓冲剂。
诚如科菲·安南于2001年获取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奖致辞中说的那样:“今天,没有一堵墙能把世界上一个地区发生的人道主义或人权危机与另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危机完全隔开。”
我国的对外援助,长期以来是中国政府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和互助共赢,同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但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中,政府的官方援助总是难以避免被烙上意识形态色彩。正是由于政府及其部门在国际援助中的局限性,凸显慈善组织为代表的民间救援的特殊价值。(4)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尤其是随着中国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更快更深地介入全球化进程之中,国内慈善组织也逐步开启对外资助。在2020年全球疫情应对中,中国慈善组织的角色和功能开始积极呈现。据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31日,中国内地社会组织已经或计划开展的全球抗疫行动覆盖六大洲109个国家(不含中国),占有疫情的国家的比例达到了54%。
除此之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深圳国际公益学院与意大利都灵大学中国研究中心(To China Hub)联合发起“支援意大利抗疫联合行动”,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北京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荣程集团及荣程普济基金会等家族企业和家族基金会捐赠大量医用物资及现金。马云公益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一起先后向国内抗疫一线医院以及海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捐赠近一亿件、几十个门类的抗疫物资,并开发全球新冠肺炎实战共享平台,截至3月31日,该平台覆盖229个国家和地区,页面浏览量321.1万。
这次疫情形成了民间自发且全方位的对外支援,具有创新意义。社会组织参与海外抗疫合作方式的灵活多样,是本次包括家族慈善基金会在内的各类慈善组织参与全球抗疫中值得关注的特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