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社交软件是杀时间的圣品,而我却觉得社交软件里面承载的是年轻一代的慌张和迷茫。
我一直好奇那些用社交软件约P的人是如何跨过尴尬的见面场景,直奔主题的。两个成年人一见面,就知道下面的剧本怎么写了,写完了,就相安无事地各回各家。也对,用户体验在很多时候非常重要,Practice makes perfect,还是得多练习才对。
我跟诗人朋友探讨,我说我想找一男闺蜜,因为我觉得必须得有一个人帮我从男性的角度去解读这个问题,这样看问题才会丰满一些。诗人说:“哎哟喂,姑娘,你不知道按图索骥的事情是最难办的嘛!男人找对象,要肤白貌美大长腿,找到之后,发现五官是合了,三观却是颠倒的。她一身貌美的皮囊,一心想着要用性资源变现,以为多睡几个就能财务自由了。”
虽然我不认同这种价值观,但是不得不说,对于些人来说,性资源是与生俱来的最能快速变现的资源。嘿,你还真别瞧不上,你就不一定豁得出去。当年我在青岛出差的时候,被一个夜总会的人看上,说我“你条件不错,要不要去我们夜总会上班。”我当时在巡查门店,他一直追我后面游说。那个时候我刚毕业,表面上故作淡定,但是内心已经炸了,怎么还会有这种操作?!
诗人说酒肉朋友最靠谱。有酒肉,有朋友,简单直接。我觉得他是瞎说,要是不把你当朋友,我可能连坐着好好跟你吃饭的耐心都没有。诗人说:“你怎么那么矫情,反正你都是要吃饭的。”我就觉得我宁可一个人高傲地发霉,我也不想叽叽歪歪两个人尬聊。而且,我有一习惯,一些私事,如果别人不说,我也不问,我不需要知道那么多的无用信息。如果我对你感觉还行,那么就可以做普通朋友,如果还能嗅出投缘的味道,那就可以做个知心朋友。实际上,很多人都有一些不想跟他人提及的过往,非要去问,是很傻的行为,一点边界感都没有。
我Boss让我们研究社交软件的用户应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下载了市面上我们能想到的所有软件。我们发现约P这件事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容易,也很杀时间啊。比如,我们得左滑右滑先找到看顺眼的,关键是货不对板的现象太多了。我和我的小伙伴测试一个APP,说是有一个虚拟房间,六个人可以一起互动,避免了一对一的尴尬。我们点击了一个腹肌与荷尔蒙齐飞的一张照片,我们准备和他组建一个房间玩狼人杀,**来了,等我们视频的时候发现,哎哟,我去,货不对板了,男生长得胖乎乎的。我们笑着说为什么你跟照片不一样啊!对方瞬间把我们踢出了房间。
社交软件都是类似的操作,就是对着一张张照片左滑右滑,要双方都喜欢才行。我注册个其中一个软件,发现我一下午被一千六百个人喜欢,打招呼没有一个成功的,简直太假了。还有的软件是留学的人们爱用的……
其实也未必说所有用社交软件的人,都是抱着约P的心态,有时候可能只是为了认识新朋友。我一朋友就用软件约到了自己的偶像,我的天,这是我认为最酷炫的事情!他们见面吃饭喝酒聊人生,也挺愉快的。但是,偶像慎重地说:“你一定不要跟别人说咱们是这么认识的。”然后回去非常谨慎地把记录给删了。另外一波“神操作”是,两人用软件约上后,变成固定P友,然后变成男女朋友了!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他们会不会有信任危机?如果是这么变成男女朋友的话。
如果是纯粹用这些社交类软件去解决生理问题的话,是不是就应该让性回归性?我理解的朋友之间,或者是情侣之间的沟通、互动,应该是解人意的,解风情的,最后才会是解扣子。
解人意,意思就是我说的你明白,如果还能用赞赏的态度去对待,那算是解人意了。其实,这也挺难的。如果你们说话永远感觉词不达意,那么就要一方表现出极高的情商和理解力去明白另一方的意图,或者你们即使互相看对方不爽,但是有一万条你们要合作的理由也得让你不得不跟这个傻×聊下去。有个词儿叫善解人意,这词儿就是对一个人情商、洞察力、理解力侧面的赞赏。你们想想,你们周围如果有这样善解人意的哥们或者姐们,你一说啥事儿,他就懂,这多难得,你得珍惜。
解风情,然而我们老是说不解风情。那么到底什么叫解风情呢?你能够体会对方话里的情趣、意趣,并能和对方形成良好的互动。这个就很难了,因为理解意趣、情趣已经是相对高级的操作了。你还得用更有趣的方式去迎合对方,这样眉来眼去,才能情意绵绵。谓之,解风情。
解扣子,是利用社交软件最直接的操作。好的,此处省略五百字。
关于操作流程的问题,正向操作,解人意,解风情,解扣子,是比较一般的交友手法,可能到解人意这一步就得过滤掉很多人。最后真正成为情侣或者夫妻关系的,常常惦念的是暧昧时期。所谓暧昧,就是心弦上的那根线不断拉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极美好的回忆。
所有生活的意义,都是被人赋予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做的语文阅读理解题,总是妄图揣测作者的心思。不管你是先解风情还是先解扣子,愿你享受美好。这个世界的神奇在于,有些人总在期待爱情,却总遇到P友。
愿你善解风情也善解扣子。很多人说,社交软件是杀时间的圣品,我却觉得社交软件里面承载的是年轻一代的慌张和迷茫,你有你的慌张,我有我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