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好好相处(1 / 1)

心灵之旅 马志国 709 字 5个月前

有一个人,与你终生相伴相随,同走人生之路。朋友,你是否发现,当有一天蓦然回首的时候,却见你人生旅途中留下的遗憾,许多都起因于没有与这个人好好相处。这个人,就是“我”,就是你自己。

原来,人生处世,最难相处的竟是自己。

然而,处世有道,与“我”相处同样有道,心理学这位人生之友做如是说。我们应该学会好好与“我”相处。

相处的基础——认识“我”。

泰勒斯曾一语中的:“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人原本不知道“我”,直到两三岁才进入“第一自我发现期”,才会说“我”。但,这时只是找到外在的自己,远没有找到内在的自己。到了青春期才进入“第二自我发现期”。这时,许多青年朋友为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而长时间陷入迷惘苦恼之中:要么自我扩大、自我膨胀;要么自我萎缩、自我贬斥;要么两者交替,一会觉得“自己了不起,什么都好”,一会觉得“自己很差劲,一切都不好”。因之,日本著名心理学家依田新曾作出这样的论断,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年必须首先从正视和分析此时此地的我开始。”

找到自己虽然困难,可你也别光苦恼。认识自己也有可行的途径。一是以人为镜。跟与自己各方面条件类似的人比较,也可以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认识自己。别人的评价最好全面听取,因为“要想知道自己的长相,就不能只是对着镜子笑。”二是进行内省。这时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自我观察,不仅可能而且必要。不会内省的人,是心理上不成熟的人。三是回顾生活。看准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就看到自己现在的内心。因为一个人的全部精神特征,都是生活经历的写照。

人们常常没有认识自我,让他成了自己的敌人。认识了自我,才能让他成为自己的朋友。

相处的准则——钟爱“我”。

钟爱自己,蕴含着对自己优点长处和成功的赞美,也包括对自己缺点短处和失败的自责。但赞美不是把自己吹破了,自责也不是把自己骂趴下。认识自己,不管他好也罢歹也罢,都该先坦诚的接纳他。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还怎样去爱别人?钟爱自己,这绝不是自私。因为没有对自己的接纳,我们的心灵就会被压垮,哪里还有成长的希望?还怎样一步步地走向完美?

学会接纳自己,也是对自己的钟爱。我没走进大学的门,是没赶上机会,如果把我请进去,我一样能学好,最糟糕的哪能就是我?工作上有过挫折,这有什么?不摔跤谁学得会走路?生来矮小,也许一生难有“高大形象”,可跟双目失明的人比我可以看到多彩的世界,这是何等的幸运?如此这般,让自己站直了,才好让他与你同走人生路。

相处的目标——造就“我”。

法国有句格言,“每个人都是自己个性的工程师”。认识自己,钟爱自己,是为了创建、塑造、成就一个新的自我。

造就新的自我,既要发展自我,更要改变自我。更多的时候,改变,就是发展。我们很难改变别人,很难改变外在的世界,但是,我们应该也可以改变自我。每改变一步,就是走近一步新的自我。

说起造就自己,有朋友企望幸运。幸运固然好,但它容易让人睡大觉,然后它悄然溜走,你也就找不到了自己,还谈什么造就自己?又有朋友担心不幸毁掉自己。然而,“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不幸比幸福更是位好老师”。英雄自古多磨难。古今中外,多少人正是靠不幸造就了自己?固然,群星未必有日月的光辉。但,只要你抓住自己的“闪光点”,就会赢得闪光的时空。闪光点发扬光大的时候,你就造就了一个光辉的自己。

学会和“我”相处吧,为了拥有无愧无悔的人生。

199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