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时最幸福?
人生童年最幸福。因为童年烂漫而质朴,烂漫质朴到最会自自然然踏踏实实地享受生命旅程中的每一时每一刻,而全然不在乎生命的目标。
一旦走过童年,便“人生识字糊涂始”,开始容易犯一个认知上的根本的错误:被生命旅程中的太多、太重、太大、太高的一个又一个目标所累,而忘记了享受生命旅程本身。于是,那么多人找不到了幸福,只落得苦叹:幸福在哪里?
一次,我给迎接高考的毕业班同学做复习迎考的心理指导。我问:“作为就要走上考场的年轻朋友,你们感到幸福吗?”全场哗然。一位代表说:“哪里有幸福?苦不堪言。”我便实话实说:“那是你们太注重考试的结果而忘记了过程。就高考说,当你把注视点转移到过程上来而淡漠结果的时候,你就会感到复习起来是那样心清气爽,你就会感到在小溪边柳荫下捧读一本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你就会感到在考场上挥笔疾书简直是过一把瘾……至于结果,那是功到自然成的事,管它呢!能过把高考瘾,享受一次高考,在我们这个国度里,古往今来还不知有多少人没这个福份!如此地注重过程淡漠结果,岂不就潇洒考一回?”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何止莘莘学子们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七色社会中许多人,都容易被自己制造的注重结果而淡漠过程的误区所困扰。单说这流行的“红道、黄道、黑道”之说,往往有这样的情形:奔仕途的人做了科长奔处长,做了处长奔局长;下商海的捞了几万惦着十几万,捞了十几万惦着几十万;做学问的评了讲师评副教,评了副教熬正教。多少人眼睛只盯住了一个个目标,一个个结果,每一步的不如愿都会苦从中来,而忽略了人活着到底是怎么档子事,忘了人生的意义本质上不过在于生命的过程。就拿笔者来说,早年就沾了一个好爬格子的毛病,也曾为稿子能否与读者见面而过分忧虑。其实,让自己心中的故事顺着一个个的格子流淌出来,“呵,自己肚里还有这些货”,这本身不就是很惬意的吗?
有一个传说很是耐人寻味。一位年老的盲人琴师带着一位同样双目失明的少年四处流浪漂泊,以弹唱为生计。虽艰辛却坚毅。有一天,年老的琴师终于弹断了他一生中的第一百根琴弦。琴师大喜若狂,因为他师傅生前传给他一个药方,说只有在他弹断了一百根琴弦之后,才可以用这药方,也只有到那时这药才灵验——能让他的双目重见光明。琴师兴冲冲带着珍藏多年的药方跑到药铺,然而药铺的人告诉他:这药方上一个字也没有!琴师木然了,那个在心中支撑了他一生的强大力量,倾刻间化为乌有,他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很快,他就衰老了。走到人生尽头时,他彻底醒悟了——师傅是为了让他享受好生命的每一天。临终前,他郑重地将药方传给了年少的盲童,并重复了当初师傅告诉他的那番话,他也留给盲童一个追求。因为他就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成功地享受了人生的每一天。
这个残酷而美丽的故事给人诸多的启迪。这位年老的琴师最终的追求是无望的,这是一种不幸,但极幸运的是他得到一个人生秘诀,在不幸之中也能去享受生命的每一天。
我们无须如盲人琴师那样,在无可奈何之下靠别人开什么药方。人们只要采取心理学的一个人生认知上的策略——转移一下注视点,变注重结果为注重过程。如此,我们就会发现,生命过程中脚下的每一步中都蕴含着应该享受的幸福;金钱、官位及至职称等等,到头来不过有如盲人琴师的那个盲目的目标,全不必为它而丢掉了生命历程中的幸福。
当我们自自然然踏踏实实去对待生活的时候,我们就从更高层次的意义上返回童年,我们就会悟透:在太多、太重、太大、太高的一个个目标中去寻找幸福,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人生应该注重过程。因为幸福就在这里,就在这生命的过程之中,就在这人生奋斗的过程之中,就在这蕴含着人生幸福的每一个日子中。
注重过程吧,如此,就会收获到洒满人生的一路幸福。
199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