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这“时”与“机”便构成了人的“命”。然而命运多舛,人在“命”面前,常呈现出三种形态:认命、适命与抗命。
认命者在充满孤独、忧患、坎坷与灾难的命运面前,表现为无可奈何,让人生化作声声可怜的叹息。
适命者的人生是一道淡雅而美丽的风景。像月下秋湖,宁静、淡泊;似天上白云,飘逸、洒脱。儒道佛集于一身的苏轼,为官时匡时济世,遭贬时坦然相对,功名利禄一笑了之,磊磊落落,坦坦****。适命者从不患得患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达则能兼济天下,穷则能独善其身。“宇宙容我静,名利任人忙”,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境界!
适命是美丽的,而抗命则是悲壮的。十字架上的耶稣足以显示出人类灾难与痛苦的深重,然而,人的伟大不仅在于对灾难和痛苦的承受力,更表现为人不屈于命运而欲战胜它的勇气。那被巨蛇死命缠缚的拉奥孔在痛苦中奋力挣扎的求生欲则是人类勇于抗命的生动体现。屈原投江的壮举,司马迁愤而著述的大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生死两昆仑”的豪迈……他们以抗命的姿态卓然而立,千古辉煌,激励着一代代不屈于命运的人生。
(原载1995.6.2《新闻图片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