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书案上,摆放着一块石头,拳头大小,看似极为普通,别人或许对它不屑一顾,而我对它却倍加珍爱。它是大自然的圣谕,给我启悟,使我明智,让我懂得如何善待生命中的每个日子。
这块石头是从一座极普通的山上拣来的。今年秋天,因工作需要,我到李沟乡柿子峪村驻村,其间,每天我都到附近的山上走一走。
山没有名字,没有峻峰叠嶂,没有佛寺古刹,历代文人墨客都不曾驻足,因而也就少了“人文景观”的渍染,登这样的山也就少了许多情绪的负累。
独步山林间,心如欢快的蝶翼,那是穿行在霓虹灯闪烁的城市大街上所不能比拟的。山并不高,但树木丰茂,有苍松翠柏、红枫绿槐,还有山楂、柿子、核桃、油桃、石榴。虽时至中秋,山林依然青翠。野菊随处可见,银白的、金黄的、淡蓝的、深紫的,在风中摇曳着、芬芳着。湛蓝的天宇、舒卷的白云、丰茂的果林、清香的野菊、欢快的鸟呜、静卧的村庄,构成了山间优雅恬淡的风景。
寻一片厚厚的草甸,仰卧上面,点燃一支烟,悠然地吞吐着,微闭双目,四体放松,这时什么也不去想,一任柔和的山风梳理你疲惫的心绪,让暖暖的阳光轻拂着你的脸颊。那宁谧的气氛、安详的心绪,把你带人一种空灵而旖旎的美妙境界。风穿行于山林间、草丛中,耳畔仿佛响起施特劳斯的《维也纳森林的故事》。阳光的声音、花开的声音、叶舞的声音、云飞的声音……圣泉一般溢满我的灵魂。仿佛虔诚的基督徒听到了来自天国的音讯,一种无言的感动从心海浮起。我随手拣起一块石头,敲打着山石,为这圣乐击节,传达着灵肉与自然合一的欢乐。
开始,这块偶然被我握住的石头,并没引起我的注意,只是因其光滑圆润的手感才没有把它立时扔掉。抚玩时,石上清晰如字的褐色花纹引起了我的注意,仔细辨之,则是篆体“知止”二字。这一发现使我的心猛地一震:无意间我握住了大自然的圣谕。
世人只知“进”而不知“止”,凡夫俗子的我自然也不能摆脱这人类致命的弱点。在欲望的诱使下,我从平原走进城市,匆匆步履奔波不息。虽然口子渐渐无聊,心情也一天天黯淡,但仍不甘做勇敢的放弃。知进易,知止难,人类欲壑如渊。真正的智者会准确地把握时机,知行其当行,止其当止。人之于世,于当行时而不行,必然碌碌无为;而于当止之时而不止,等待他的必然是人生的滑铁卢。范文二相,张韩二侯,早已给世人提供了鲜明的对比和深刻的参照。
从梦中蓦然醒来,窗外已尽是冬色,生命中的许多年华已如枝头黄叶片片凋落。手捧案头的石头,想给它起一个名字,就叫它“悟石”吧!
(原载1997.12.19《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