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骄。项羽刚愎自用而有垓下之败;关羽因自负自大而败走麦城;拿破仑因骄傲自满兵败滑铁卢。
骄傲和自负的人,有的凡事喜欢想当然,自视过高,总爱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把别人看得一无是处;有的固执己见,唯我独尊,喜欢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这实际上是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导致主观认识和客观事实相偏离。“满招损,谦受益。”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却称自己是在海滨玩耍的孩童;笛卡尔创立解析几何,却认为自己越学越无知;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致辞时却称自己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
谦虚之人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善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而骄傲之人容易在孤芳自赏中蒙蔽双眼,将知识和机会堵于门外,最终沦为濒临淘汰的“井底之蛙”。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老子曰:“天欲其亡,必令其狂。”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必然走向反面,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也是这个道理。现实中,各种陷阱遍布,各种危险并存,如果总是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一味沉醉于过去取得的成绩,稍有不慎,就可能犯颠覆性错误,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无论做人做事都需保持“清零”思想和“空杯”心态,踏实干事,守好本分,切忌夜郎自大、自我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