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公心才有公道,公道才有公认,公认才有公信(1 / 1)

领导干部世界观 晓山 250 字 6个月前

唯物辩证法指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心是干事创业的基础,是党员干部最基本的党性原则和职业道德。“治国不如治人,治人不如治己。”心不公,正气则不立;正气不立,形象则毁。领导干部只有出于公心才能秉公用权,得到群众公认,赢得社会公信。

公道是立身之本、为人之德、处事之基。“公道”就是以“公”为“道”,公正公平,不偏不倚,不歪不斜,不左不右。“公生明,廉生威。”明公理、处公心、讲公道、谋公利,待人处事一碗水端平,说话才会腰杆硬、有人听,做事才会让人信、有人跟。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时时事事出于公心,严格按照政策、原则、制度办事,才能坦**做人、谨慎用权,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对党忠心、出于公心、事事用心、绝无贪心。“心底无私天地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领导干部只有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树立敢于坚持原则的勇气,保持一心为公的情怀,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才能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才能务实谋事、踏实创业、老实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