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和自然在哲学的含义中,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的相对统一和事物联系发展的规律性。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旧的平衡失去,新的平衡产生,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平衡与自然,是和谐的哲学体现,体现为人与自身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天地和谐。维持平衡,道法自然,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良好的生活状态和人生境界。
凡事有度,把握分寸尺度。平衡是宇宙的法则、万物的铁律。汉贾谊《新书·容经》有言:“故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指的就是事情做得过分了,就好像做得不够好一样。为人知道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分寸,做事懂得时与势之间的进退,不贪不恋,不偏不倚,方能恰到好处、游刃有余。平衡不是维持现状,而是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分得清轻重缓急,掌握好火候节奏,看得透得失成败,才能找到事物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做到谋事布局“一盘棋”,收放自如、进退由心。
守住本真,回归生命常态。人生长在宇宙自然天地之间,时刻受着宇宙自然天地规律的影响。所以顺天而行则生,逆天而行则悖,这是必然的结果。《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水满则溢、月满则亏”,“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味地按照人自身的本能欲望去做一些违背宇宙自然和生命规律的事情,必然导致被规律惩罚。只有认识和把握规律,才能在天地中得以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