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佛光山三十周年,日前在宗务委员会议上决议,要以电影的手法,拍摄一部《佛光山》纪录片,由永文负责筹划。永文今邀约将负责拍摄《佛光山》影片的导演王童先生、副导演李金泉先生,到台北道场来见面。
王童导演现任“中央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曾导演过影片《无言的山丘》而荣获金马奖;李金泉先生有二十年副导演经验,是一位持长斋的佛教徒。
我从小就有“佛教电影化”的理想,因为一场电影,可以有百万人收看的效果,如果用在佛教里,其弘法度众的功能更大。佛光山因我而开山,而我的性格有以下几种特性——
1.从“无”中成功。世间看人是从形象上看的,而我是一切以“无”为出发点,此“无”也是我的理财观念。
2.有人批评我是“政治和尚”,我一点都不政治,但我有政治的理念,有出世的性格(什么都不要也不占有)。
3.没有秘密、没有私人信函、没有锁匙、没有一分钟不让人不知道我在哪里,坦****的在阳光下没有隐私。
4.对弘法事业不消极,对佛教雄心万丈,但要实至名归,不会去强争硬取。
佛光山是以文教起家,以教育培养人才,不重视表现某一个人,是属集体创作。
电影是以技术与艺术为主,希望这部《佛光山》能将佛光山的精神和内涵、庄严和修持、弘法与度众,透过摄影机让广大信众了解,也为三十年来的佛光山作一纪录。
晚七时三十分,前往新店禅净中心,此场地是由本山功德主蔡辰光夫妇提供的,为的是方便新店地区的信众,让他们有一个共修的场所。
今天来共修的信众约有两百多人,为大家开示佛教徒在生活中应有的举止——
1.以合掌来与人结缘。
2.以谛听来净化人心。
3.以善语来结好人缘。
4.以瞻仰来修真善美。